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绪论;中国科学的拓荒者——中国科学社;中国科学社的性质与组织结构变迁;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与普及;科学体制化的探索等。
序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学术史的回顾
二、基本理路
第一章 中国科学的拓荒者——中国科学社
一、草创
二、萌芽时期
三、生长与成熟时期
四、抗战中的曲折
五、恢复时期
六、历史使命的完成
第二章 中国科学社的性质与组织结构变迁
一、中国科学社会的组合性质
二、中国科学社内部结构变迁
三、中国科学社领导层的更迭
四、社员分析
第三章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宣传与普及
一、创办刊物,译著书籍
二、举办通俗科学演讲
三、创立科学图书馆,举办科学展览
第四章 科学体制化的探索
一、召开年会,促进学术交流
二、创立科学研究机构——生物研究所
三、审定科学名词,推进科学的规范化
四、设立科学奖金,奖励学术优异者
五、带动诸专门学会,中央研究院的成长
六、融入国际科学大家庭
七、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科学社和中国的科学教育
一、关注外人教育言论,参与教育讨论
二、改良教育的具体举措
三、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
第六章 中国科学社和中国学科建设与发展
一、数学
二、物理学
三、化学
四、天文、气象学
五、地学
六、生物学
七、农学
八、工程技术
九、人文、社会科学
第七章 中国科学社的科学文化思想
……
第八章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范铁权,1974年生,满族,河北滦平县人,现为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以来先后就读于河北师范大学(原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河北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0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天津社会科学》、《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国内外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10余篇,参编著作多部。目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