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中华很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之一,作者认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代表性的碑帖:秦朝书法,以李斯《峄山碑》为代表;汉代隶书对秦篆的进一步发展,以《曹全碑》为代表;魏晋笔法的形成,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代表;晋唐时期,楷书的代表作为唐人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这四本法帖大体构成了中国书法从零点出发,追寻书写本身,追求书写自由的一个历程,故称之为古典书法四帖。本书选取上述四帖,配以作者画龙点睛的导读,让读者既于书法史的背景中纵向地考察相互间之关系,更从临习的角度直面字帖本身,从而对中国书法有一个较深刻的体悟。
于钟华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化艺术中心研究员,书法硕士、哲学博士,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中宣部重点项目百集大型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艺术系列主讲嘉宾,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团中央“青年之声”国学教育联盟副主席。著有《书写之道》《问道王羲之》《书法档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