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美国人的特质,许多国家的人都会提到一个词:无知。的出现更是令这一印象深入人心。但是,美国人并非从来如此。北美殖民早期,新英格兰等地有着很好的智识传统,建立了哈佛、耶鲁等最早的一批大学,在美国国父中也不乏学识渊博之人。然而,美国独立后不久,杰克逊的民粹主义政治种下了粒反智的种子。此后,福音运动在教会推行去精英化,高中教育的普及改革重实用、轻学业,使反智在美国大众心中生根;而商业的蓬勃兴旺掀起实用之风,进步时期与新政对知识分子的仰赖更激发反智观念的反弹。在起起伏伏的历史波澜间,抵制智识的潮流不断壮大,直至今日之势。在本书中,霍夫施塔特以“反智”为切入口,综述美国的政治、宗教、社会、文化和商业历史,或回顾学者政客的唇枪舌剑,或罗列扎实可信的数据材料,在严肃批评中信手夹入三五行诙谐的掌故,于紧凑叙述后顺带跟上一两句辛辣的讽刺;须微观时,则描摹政坛商界之怪状,须宏观时,则鞭辟信仰思想之腠理。这本书流传数十年,不啻为介绍美国反智传统的经典之作,更是呈现出一副鲜为人知、入木三分的美利坚面孔。
导读反智的炼成/任剑涛
序言
第一部分绪论
第一章我们时代的反智现象
第二章智识不受欢迎
第二部分感性的信仰方式
第三章福音运动的冲击
第四章福音主义与奋兴派
第五章对现代性的反抗
第三部分民主政治
第六章绅士的没落
第七章改革者的命运
第八章专家的兴起
第四部分社会文化
第九章商业与智识
第十章白手起家与励志型信仰的出现
第十一章其他领域的智识无用论
第五部分民主社会与教育
第十二章学校与老师
第十三章适应生活的高中教育
第十四章儿童与他们将面对的世界
第六部分结论
第十五章知识分子:与社会疏离或被同化
致谢
注释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