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策展领域的不断发展,以及其在视觉艺术和其他文化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发展一种超越专业环境的外在话语势在必行。本书将一些当代哲学思想和理论带入对“策展性”的讨论之中,使人们能够超越对展览项目的简单描述,并对其进行反思。本书是英国伦敦金史密斯学院视觉文化系“策展/知识”项目近五年的一些研究成果合集,并以六个主题为读者在思考“策展性”时提供思考方式。送别(Send-Offs),通过激发思维的转变重新对“策展性”进行阐释;人类行为学(Praxeologies),探索了身体与展览之间的复杂关系;运动(Moves),指在不断变化的场域中进行无休止的表演;异端(Heresies),一系列与普遍接受的观点大相径庭的观点;重塑(Refigurations),聚焦通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重塑;舞台(Stages),“策展性”是主体、客体、建筑、社区和世界共同形成的城邦。本书并不旨在对策展的知识体系进行完整而权威的描述,而是希望鼓励读者对策展进行解构性的思辨。
推荐序
001 序
005 前言
章 送别(Send-Offs)
021 策展性,来自空中飞人
029 策展哲学论纲
037 未来从何而来?
041 扩展域
049 亲爱的艺术,谨启
第二章 人类行为学(Praxeologies)
057 策展人渡河:有生于无
063 生成策展人
071 精疲力竭的策展
077 厄洛斯、瘟疫、嗅觉:策展性的三个寓言
第三章 运动(Moves)
091 当前任务:超越主权的桎梏
095 简单的操作者
103 策展性的三个短镜头
107 我想成为我思想的见证
111 背叛与策展性:为策展委员会提供的证词
第四章 异端(Heresies)
119 问题作用何在?微观政治与艺术教育
125 力所能及
131 剩余乐趣的政治
第五章 重塑(Refigurations)
143 现代艺术:理念与收藏的时空
149 两种激发媒介:广播和展览
153 陌生地域内:对地点关联性和策展性的引论
161 非博物馆
第六章 舞台(Stages)
169 策展、戏剧和图式:走向感性舞台
175 策展语境
183 幕后与过程:揭示策展项目的空间装置
191 这与我们无关
195 后记 策展性
199 撰稿人
207 参考文献
让-保罗·马丁(Jean-Paul Martinon),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视觉文化和哲学”(Visual Cultures and Philosophy)教授,并与伊尔·罗格夫(Irit Rogoff)共同创建金史密斯学院“策展/知识”(Curatorial / Knowledge)项目。著有《策展哲学》(The Curatorial: A Philosophy of Curating)及《作为伦理的策展》(Curating As Eth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