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按照“要不要价值引导”、“现状怎样”、“如何引导”的思路,对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不仅论证了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合理性,而且通过实证研究从自然价值观、历史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和人生价值观四个维度对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以及高校价值观引导工作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本书考察了西方学校价值观教育实践并提出西方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价值观教育的八条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上,从引导图景、原则、路径、关键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思路和对策。
序
前言
章 价值多元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合理性
节 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需要价值观的护航
第二节 大学教育的灵魂是价值观培育
第三节 德育本质上是价值观教育
第四节 教育中“价值中立”、“价值无涉”的局限性及其悖论
第五节 世界范围内价值观教育实践发展的共同趋势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的实证分析
节 调查设计
第二节 数据分析
第三节 调查结论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价值观引导的审视与反思
节 价值观引导在高校教学中一定程度的迷失
第二节 价值观教育的协同乏力
第三节 大学生对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认同度不理想
第四章 价值多元背景下西方学校德育的应对及其启示
节 西方应对文化多元、价值多样困境的德育理论及模式
第二节 西方价值观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西方价值观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价值观引导的基本经验
节 坚持立德树人,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二节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武装学生、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以世界先进文化润泽学生
第三节 坚持正面教育,在同错误观念和思潮的斗争中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第四节 坚持以课程教学为主渠道,不断拓展育人格局
第五节 注重科学研究,探寻规律,增强教育的科学性
第六节 坚持与时俱进,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第七节 坚持人才和队伍建设,为价值观教育提供师资支持
第八节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价值观教育提供体制保障
第六章 优化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策略
节 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格局和图景
第二节 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途径
第四节 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重点环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曹清燕,女,博士,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湖南省很好思想政治工作者。2014年从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出站,2018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全额资助赴悉尼大学做访问学者。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与实践,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6项。已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多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