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与现代性的冲突与重构》围绕“乡愁”这个当代社会复杂矛盾的文化现象,通过对当代乡愁的文化书写、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与乡愁、乡村社会的乡愁与重构、现代性语境中的民俗与民俗主义等几方面展开综合研究,我们认为,现代乡愁是复杂的精神活动和社会实践,具有双向性。乡愁既是现代性的产物,是一种消极负面的情绪,是传统文化记忆断裂、陷入现代性困境的表征,是对失去身份、“我将不我”的忧虑;乡愁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焦虑,通过回返文化源头,回返道心,力求克服历史虚无主义,积极融入他文化和优选性而抗拒遗忘,实现重构文化主体,进而创造新的传统,具有联系当下与初心,提醒存在的重要意义。所以乡愁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实践,是全民族的文化自觉,是优选化语境下对民族国家文化身份的积极重构,是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机制的双向建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对本土化的现代性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审美意义和现实意义。
引言
章 中国乡愁的文化本源
节 乡愁的起源
第二节 传统乡愁的文化内涵
第二章 现代乡愁的文化意义
节 现代乡愁的源起
第二节 现代性主体的建构
第三节 现代中国的文化乡愁
第三章 当代乡愁的文化书写
节 主流话语的乡愁书写
第二节 乡土文学与乡愁
第三节 社会学文本中的乡土书写
第四节 小城书写的不同路径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 城市空间的再生产与乡愁
节 现代性主导下的中国城市化历史
第二节 中国的城市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三节 新型城市化与城市理想审美实践
第四节 城市化中人与自然、传统融合的路径
第五章 乡村社会的乡愁与重构
节 传统乡土社会遭遇现代性
第二节 现代乡村建设语境下的田园重构
第三节 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重构
第四节 关于艺术乡村建设实践的分析与思考
第六章 现代性语境中的民俗与民俗主义
节 传统民俗文化遭遇现代性
第二节 民间目的性叙述与国家民俗主义
第三节 民俗审美的逻辑和民俗主义的意义
结语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