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与健康损害。环境污染因素根据其理化特性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物理性环境有害因素主要有噪声、光污染、热污染、电离和电磁辐射等。物理性因素本身就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中,而且仅以能量的形式存在,不具有人们可以感知的物质形态,因此其健康影响容易被人们忽视。认识物理性环境因素的特性,研究其健康损害及其机制,控制污染水平,对于保护人类健康、促进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书系统阐述了噪声、光污染、热污染、电离辐射、电磁辐射的物理特性、来源、生物学效应及机制、健康损害、风险评估和防护。本书内容较为完整,知识点新颖,反映了物理性环境因素健康损害研究的近期新进展。
本书的出版发行对从事环境医学、预防医学、毒理学、环境保护、劳动保护等领域的专业人员的工作将有所帮助。本书也可以作为高等院校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专业和环境保护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使用。
章 绪论
节 物理性环境有害因素概况
第二节 我国物理性环境因素的研究历史
第三节 物理性环境有害因素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第四节 物理性环境因素健康损害的研究方法和健康风险评估
第二章 环境噪声健康损害与影响评价
节 概述
第二节 环境噪声的生物学效应
第三节 环境噪声的健康损害
第四节 环境噪声的监测与评价
第五节 环境噪声的控制
第三章 环境光污染健康损害与风险评估
节 概述
第二节 光污染与健康
第三节 光污染有害生物学效应及机制
第四节 光污染的测量
第五节 光污染的评估
第六节 光污染的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四章 环境热污染与高温热浪健康损害及风险评估
节 概述
第二节 高温热浪及其成因
第三节 高温热浪的健康损害
第四节 高温生物学效应及机制
第五节 热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六节 高温热浪的预警与防御
第七节 热污染的预防控制
第五章 电离辐射健康损害与防护
节 概述
第二节 电离辐射的来源
第三节 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
第四节 电离辐射的健康损害
第五节 电离辐射监测与评价
第六章 环境电磁场暴露健康损害与防护
节 概述
第二节 电磁场暴露的健康影响
第三节 电磁场生物学效应及机制
第四节 电磁场暴露监测与风险评估
第五节 电磁场暴露防护
张青碧,西南医科大学教授,硕导,环境卫生与劳动卫生教研室主任/支部书记。四川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四川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委会委员,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委员,泸州市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西南医科大学学报编委,重量中文核心期刊《毒理学杂志》《实用预防医学》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