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劳资关系潜规则的成因与对策——以新《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为
收藏
评价
劳资关系潜规则的成因与对策——以新《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情况为例
商品编号:4400265
ISBN:9787519460198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作者: 吕小康|责编:杨娜
出版日期:2022-06-2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F249.26
页数:245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43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0.35 (5.3折)
原价:¥9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是以全国某几个省市职工、管理者和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全部调查一共分为3个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情况,企业职工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情况,大学生对《企业合同法》认知情况。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访谈对象拟通过私人关系和熟人介绍的方式选取,所得资料按质性研究的通行方式进行整理,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动态展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各种潜规则生成及演变的内在机理。调查对象的取得并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拟用立意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的方式进行。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得以探究不同的成因和解决办法;以及受访者对于劳动合同法的知识、情感和需求,以及受访者自身认为上述法律意识会不会以及会如何影响自身对于潜规则的态度和评价,从而深度探究劳资关系潜规则的成因。
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节 研究背景、意义与思路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分析思路
第二节 劳资关系潜规则的已有研究述评
一、《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效果争议
二、劳资关系潜规则的高发领域
三、劳资关系潜规则成因的多种视角
第三节 劳资潜规则的概念界定与类型划分
一、潜规则的概念界定
二、劳资关系潜规则的界定与类型
第四节 研究方法、工具与对象
一、问卷设计与样本情况
二、访谈对象与访谈提纲
第二章 企业职工的劳资潜规则研究
节 基本情况分析
一、职工卷的调查内容
二、职工的人口统计学分布
三、潜规则的存在与感知情况
四、潜规则感知程度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职工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情况分析
一、常见《劳动合同法》法条的认知正确率
二、影响法条认知正确率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 职工对《劳动合同法》实际实施情况的反馈
一、劳动合同的签订与实施情况
二、职工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的判断
第三章 企业管理者的劳资潜规则研究
节 基本情况分析
一、管理者卷的调查内容
二、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第二节 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情况
一、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签订情况
二、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发生情况
三、用人单位对《劳动合同法》实施效果的判断
第四章 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情况
节 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卷的基本调查内容
二、样本基本情况
第二节 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情况及比较分析
一、大学生对《劳动合同法》的认知情况
二、与职工卷和管理者卷的比较分析
第五章 劳资潜规则的成因: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分析
节 潜规则形成的法律意识视角
一、法律意识作为潜规则成因的解释路径
二、法律意识的三大构成要素
第二节 制造业企业的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一、问卷调查中的制造业企业调查对象
二、制造业企业访谈对象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制造业企业中的劳资关系潜规则形式
一、劳动合同订立:“因人而异”与“短工优先”
二、合同内容设置:“宽己严人”与“为所欲为”
三、劳动合同执行:“合理运作”与“约定俗成”
第四节 职工与管理者的法律意识与潜规则形成
一、法律知识:员工的真扁平与管理者的伪立体
二、法律情感:员工的伪积极与管理者的真消极
三、法律意志:员工的真薄弱与管理者的伪坚强
第六章 讨论与对策
节 劳资潜规则产生的社会心理根源
一、作为不平等博弈结果的潜规则
二、功利化的法律意识无法支撑规则的良性运行
第二节 劳资潜规则的解决对策与未来方向
一、完善国家规则的治理水平
二、增强法律意识与降低法律成本并重
三、研究局限与未来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劳动合同法》实施现状问卷(职工卷)
附录B 《劳动合同法》实施现状问卷(企业卷)
附录C 《劳动合同法》认知情况调研(学生卷)
附录D 访谈提纲
附录E 访谈记录示例
吕小康,男,1982年生,浙江永康人,法学博士(社会学专业),南开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心理学系副教授、MPA中心副主任、MAP(应用心理专业硕士)负责人。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