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发展新模式成为当前我国理论和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本书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通过拓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内涵和外延,提出以农业现代化的最新实现形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新的推动力,并将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置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视域中进行整体性、创新性、前瞻性的研究,落脚到我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建共享现代化成果的基点上。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是 ”三农”工作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也适合高校及科研单位热衷于”三农”问题的科研工作者。
导 论1节选题缘由与意义2一、选题缘由2二、研究意义4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7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内外研究现状8二、就地城镇化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4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就地城镇化互动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20四、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要述评22第三节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5一、研究思路25二、研究方法27第四节创新点、难点及不足之处29一、创新点29二、难点与不足之处30章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基础33节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理论阐释34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及特征34二、就地城镇化的内涵、特征及本质38三、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内涵与特征41第二节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理论依据44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理论45二、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理论49三、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51第二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变迁:问题分析与现实选择57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问题反思58一、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及局限59二、工业化推动大中城市快速发展的进城城镇化发展模式及潜在风险63第二节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现实紧迫性70一、基于现阶段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70二、基于现阶段我国所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的必然选择74第三章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77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现代化78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改变农业的产出方式,提高农业生产力79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创新生产要素的社会结合方式,优化农业生产关系86第二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地市民化89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职业化90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非农化”92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现代化92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94第三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空间形态集聚化96一、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生产要素资源集聚96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企业集聚98三、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完善和集聚99第四章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103节功能拓展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大兴模式104一、大兴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做法105二、大兴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状况109三、大兴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1153第二节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中鹤模式”115一、“中鹤”以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具体做法116二、“中鹤”以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成效121三、“中鹤”以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123第三节多业态复合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富川模式124一、富川农业多业态复合型融合发展的特点与主要做法125二、富川农业多业态复合型融合发展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影响129三、富川农业多业态复合型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经验总结133第五章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135节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136一、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136二、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140三、农民工外出务工减少,返乡创业趋势日益明显141四、“逆城镇化”现象的出现142第二节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143一、传统发展理念束缚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143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低对就地城镇化的产业支撑力不足145三、小城镇承载能力不强制约产镇融合共生发展148四、体制机制不完善束缚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151第六章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159节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160一、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增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意识160二、以协调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区域、城乡、产城发展的良性互动162三、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实现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163四、以开放发展理念为引领,发挥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竞争优势163五、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包容性164第二节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和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式发展165一、提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为就地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产业支撑165二、引导农业企业集聚式发展,为就地生成小城镇创造条件172第三节以小城镇建设为基点促进产镇融合发展174一、科学规划和布局小城镇发展,全面提升小城镇发展水平174二、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和集聚力175三、以“农”为媒,打造特色农业小镇176四、抓好小城镇的社区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177第四节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178一、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土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178二、加快农村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182三、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升农民市民化水平184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确保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186五、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定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资金来源188参考文献191后记206
李小静,女,河北省唐山人,法学博士,天津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