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机制研究
收藏
评价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机制研究
商品编号:4393102
ISBN:9787550448919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李继军著
出版日期:2022-06-2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G812.4
页数:180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66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7.52 (5.4折)
原价:¥8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著作内容是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很终研究成果。本著作共分为六个章节来论述,章绪论,第二章健康中国,第三章协作基本理论,第四章发达国家体医融合、协作经验与启示,第五章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主要障碍,第六章建立和完善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机制。从整体架构可以看出,作者首先通过查阅、整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研究的背景做了一个比较详细论述,尤其是对“健康中国”做了比较详细论述。接着展开对理论支撑的探讨,分别对协作一般性理论、协作基本要素、协作类型进行探讨。很后,根据调查了解情况,分析目前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存在的主要障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后,提出建立和完善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机制。
章  绪论/ 1  节  问题的提出/ 3    一、“健康中国” 建设战略与“体医协作” 问题的提出/ 3    二、体医协作契合点/ 4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意义/ 7    一、理论意义/ 7    二、实践意义/ 8  第三节  基本概念/ 8    一、“健康中国” / 8    二、体医协作/ 9    三、协作机制/ 9  第四节  文献综述/ 10    一、“体医结合、融合” 宏观的必要性研究/ 10    二、“体医结合、融合” 的理念与现实意义研究/ 10    三、“体医结合、融合” 的医学案例研究/ 11    四、“体医结合、融合” 教学改革研究/ 12    五、“体医结合、融合” 复合型人才研究/ 12    六、“体医结合、融合” 困境与问题研究/ 13    七、“体医结合、融合” 对策与建议研究/ 14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    一、研究基本思路/ 15    二、研究基本方法/ 16  第六节  主要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17    一、主要创新点/ 17    二、研究不足/ 18第二章  健康中国/ 20  节  医疗卫生健康观/ 20    一、医疗卫生健康观发展逻辑进程/ 21    二、医疗卫生健康观的时代审视/ 24  第二节  体育健康观/ 25    一、体育健康观发展逻辑进程/ 26    二、体育健康观的时代审视/ 31  第三节  大健康观的确立/ 32    一、大健康观的概念与特征/ 33    二、大健康观的意义与启示/ 34  第四节  “健康中国” 提出缘起与意义/ 35    一、“健康国家” 的提出/ 35    二、“健康中国” 建设/ 38    三、“健康中国” 建设视域下的体医融合/ 43第三章  协作基本理论/ 46  节  一般理论概述/ 46    一、利益共容理论/ 46    二、公共产品理论/ 48    三、行为博弈理论/ 50    四、整体性治理理论/ 52    五、协同理论/ 53    六、共生理论/ 54  第二节  协作要素/ 56    一、协作基本要素/ 56    二、协作关键要素/ 64  第三节  协作类型/ 67    一、跨部门协作公共管理/ 68    二、协作基本类型/ 69    三、综合型协作类型/ 73第四章  发达国家体医融合、协作经验与启示/ 75  节  美国体医融合、协作经验与启示/ 75    一、发展历程概述/ 75    二、特点与启示/ 78  第二节  日本体医融合、协作经验与启示/ 79    一、发展历程概述/ 79    二、特点与启示/ 81  第三节  其他发达国家体医融合、协作特点与启示/ 82    一、澳大利亚体医融合、协作特点与启示/ 82    二、芬兰体医融合、协作特点与启示/ 84    三、丹麦体医融合、协作特点与启示/ 85    四、德国体医融合、协作特点与启示/ 85第五章  目前存在的主要协作障碍/ 87  节  现行政府行政体系造成的障碍/ 87    一、“职责同构, 上下对齐” 的纵向权责结构/ 87    二、“各司其职, 分割管理” 的行政分工体系/ 88    三、“制度失范, 权力膨胀” 的部门权力现状/ 88    四、“身份归属, 自给自足” 的单位部门体制/ 88  第二节  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自身存在的障碍/ 89    一、职责分工差异/ 89    二、长期分割管理思维障碍/ 93    三、协作建设初期的摸索“陷阱” / 94    四、协作载体单一/ 95    五、内部客观困难因素干扰/ 96    六、受相关多个部门决策影响/ 97第六章  建立和完善体育与医疗卫生协作机制/ 99  节  建立协作组织体系/ 99    一、现行政府行政组织体系/ 99    二、建立体医协作协调机构/ 100  第二节  建立协作法规制度/ 103    一、协作法规制度/ 103    二、建设地方法规制度/ 104    三、建立双方协作法规制度/ 104    四、建立与相关部门协作的法规制度/ 105  第三节  构建协作文化氛围/ 105    一、合作意识培养/ 105    二、合作组织文化氛围建设/ 106  第四节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106    一、秉持共享意识/ 107    二、降低部门分割信息寻租影响/ 107    三、避免信息平台结构性破碎/ 108    四、建立信息对称性核查机制/ 109  第五节  建立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队伍/ 110    一、医疗卫生行业中心转变/ 111    二、医疗卫生人员及后备人才科学健身素养培养/ 113    三、特定医务人员科学健身素养培养/ 124    四、医学院校体医协作人才培养改革/ 132  第六节  签订协作协议/ 135    一、协议的性质和规范性/ 135    二、协议主要内容/ 136    三、违约与争端解决措施/ 137  第七节  调整部门内部资源与职能分工/ 137    一、内部资源的整合优化/ 138    二、内部人员与职能工作调整/ 138  第八节  协作运行模式/ 139    一、总体运行模式/ 139    二、分层级运行模式/ 140  第九节  特殊状况下体医协作/ 146    一、防控时期对体育健身的需求/ 146    二、体育健身健康公共服务思路应变/ 148    三、体育健身健康公共服务模式创新/ 150    四、体育健身健康公共服务保障到位/ 154参考文献/ 157附录/ 166
李继军(1976-),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体医融合。负责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1项,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项,负责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篇,其中CSSCI1篇,北大核心2篇;主编大学公共体育教材2部,以副主编身份参编专著1部。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