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扬
收藏
评价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扬
商品编号:4392502
ISBN:9787564188399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许建良|责编:张丽萍
出版日期:2021-08-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D648
页数:292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97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7.44 (4.9折)
原价:¥56.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幸福生活已经成为21世纪各民族的共同愿望。幸福生活的文化基础是美德,美德是道德的基础。在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历史中,其传统美德的资源很好丰富。资源只有盘活后才能在民族的成长中产生其相应的作用。传扬传统美德无疑是盘活工程实践的一部分。文化资源的盘活必须依据文化的规律来进行,不能为传扬而传……传统美德的传扬实践必须在有所获得的轨道上进行,不能违背实功的规则来实现真正的传扬。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不是“礼义之邦”,“礼仪”的“仪”是单人旁,说明这需要人通过具体的行为做出来,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正是民众在具体践履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厚实起来的,通过“群”的教育来提高个人各种应对能力,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打下扎实的基础,在个人的层面,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礼貌、感恩、习惯等来提炼自己的人格素质,锻铸自己的文明素养,就显得很好重要,而不是其他的理性手段,这是本着文化的规律来运思传扬传统美德实践的答案,也是一个中国人对实现中国梦的责任体现。
绪论1
部 理论篇
一、传扬传统美德必要性的追问8
(一)时代的要求8
(二)中国社会现实的要求9
二、传扬传统美德如何可能的形上思考13
(一)道德生活的现实图画13
(二)道、德的词语学内质15
(三)"德""得"相通如何成为可能20
(四)由"道"而"德"22
(五)道德的有效性规则24
三、传扬传统美德实践可能性的诉求27
(一)人性的可能因子27
(二)民族的愿望28
(三)世界的认可30
四、危机意识是传扬传统美德实践的文化驱动力37
(一)《诗经》里的忧患的意识37
(二)儒家的忧患意识38
(三)儒家忧患运思中的危机取向40
(四)危机意识对现代道德危机的启示43
……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