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卷全称《淮安府濬路马湖记》,纸本行楷书,高二十九点三厘米,长六百零七点六厘米,为董其昌所书一碑记,现藏故宫博物院。其内容记载万历年间黄准泛滥,议论有关河防及濬路马湖以通漕运之史事。末尾题记说明该碑记由魏应嘉篆额,徐标建,董其昌撰并书。 此帖虽未署年款,但不难看出是董氏参李北海之意以行书写就,或为其晚年之作。通篇用笔精劲古拙,极少出锋,结字疏朗俊秀,不龂龂于雕饰细枝末节,寓生秀于扑茂苍拙之中,渐老渐熟,自然洒脱,正如孙过庭《书谱》所言“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之化境。董其昌在《容台集》中自评:“余书与赵文敏较,各有长短。行间茂密,千字一同,吾不如赵;若临仿历代,赵得其十一,吾得其十七。又赵书因熟得俗态,吾书因生得秀色。吾书往往率意,当吾作意,赵书亦轮一筹。”表现出其对书法朴而秀、拙而自然的艺术追求。董氏将古人之姿融于己意而出之,打破有明一代刻意摹帖选古之藩篱,使后学者眼界大开。
《董其昌浚路马湖记》无目录
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中华书局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