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是与中国很好有缘的英国批评家、诗人。他两度来到中国,分别受聘于西南联合大学(1937-1939)和北京大学(1947-1952)。日后中国*重要的现代主义诗人和英语教学、研究方面的顶*人物,举凡卞之琳、穆旦、袁可嘉、王佐良、许国璋、杨周翰、赵瑞蕻、杨苡、巫宁坤、许渊冲等,皆曾从他受教。他在大学阶段撰写的《复义七型》被视为文学批评目前里程碑式的著作,改变了整个现代诗的历史,也开创了新批评派的“细读”批评范例,给他带来了世界性的声誉。该卷从追溯燕卜荪的祖先以及家庭出身开始,直到33岁的他于1939年“二战”爆发后离开中国途经美国回国结束。哈芬登通过燕卜荪的日记以及其他*一手资料,为读者披露了燕卜荪许多鲜为人知的生活片段和思想轨迹,展示了一个靠前主义的燕卜荪。
目录缩略表 i威廉·燕卜荪年谱 iii001 章 绪论015 第二章 血脉传承:理查德 · 燕卜荪爵士,威廉教授和约翰 · 亨利038 第三章 “一个可怕的小男孩,发表了自己的观点”078 第四章 “猫头鹰燕卜荪”114 第五章 “我说话太多吗?我想知道。”154 第六章 “燕卜荪先生的表演极为称职”:多面学者177 第七章 “他的在场迷住了我们所有人”:《实验》杂志圈209 第八章 《复义七型》的写作:影响和诚实275 第九章 “那些特殊的罪恶”:危机、开除和后果327 第十章 《复义七型》:批评与接受345 第十一章 东京磨难429 第十二章 《诗歌》1935458 第十三章 替罪羊与牺牲品:《田园诗的几种变体》486 第十四章 “等待结局,小伙们”:政治、诗人与大众观察526 第十五章 露营:中国,1937—1938584 第十六章 “野蛮的生活,跳蚤和炸弹”:中国,1938—1939645 第十七章 后记附录:其他著名先辈 659译后记 690
约翰·哈芬登,谢菲尔德大学英国文学教授、英国科学院院士、皇家文学学会会员。著作包括两卷本燕卜荪传记以及《约翰·贝里曼传》、《W.H.奥登:批判传统》、《观点:诗人谈》和《小说家访谈》等,还编辑有《贝里曼的莎士比亚》与威廉·燕卜荪的《诗歌全集》和《书信选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