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卫星自主导航原理与方法》介绍了自主导航概念、原理及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内容包括自主导航基础理论、星间测量及数据传输技术、自主定轨技术、自主时间同步技术、自主完好性监测、自主导航广播电文参数设计、自主导航用户算法等内容,全面展示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自主导航理论研究和总体设计方面的最新成果。
《北斗导航卫星自主导航原理与方法》可作为从事卫星导航系统设计、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飞行器精密定轨、时间频率技术等工作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第1章 绪论
1.1 自主导航概念
1.1.1 自主导航起源
1.1.2 自主导航优势
1.2 国外自主导航发展现状
1.2.1 GPS自主导航
1.2.2 GLONASS自主导航
1.2.3 Galileo系统自主导航
1.2.4 小结
1.3 自主导航技术实现难点
1.3.1 星载数据处理能力有限
1.3.2 星间相对测量对时间、空间基准不敏感
1.3.3 卫星平台/载荷设备自主运行能力受限问题
参考文献
第2章 自主导航基础理论
2.1 常规地面运行控制原理
2.2 自主导航原理
2.3 导航卫星自主定轨
2.3.1 自主定轨观测方程和动力学方程
2.3.2 星间链路自主定轨秩亏问题
2.3.3 星间测距自主定轨基准不确定的一般性
2.3.4 星座整体旋转不确定问题的两种形式
2.4 导航卫星自主时间同步
2.4.1 自主时间同步原理
2.4.2 经典加权平均算法
2.4.3 主钟约束卡尔曼滤波算法
2.4.4 隐含组合钟卡尔曼滤波算法
2.5 星载数据处理运算量评估
参考文献
第3章 星间测量和数据传输技术
3.1 微波星间链路
3.1.1 UHF频段星间距离测量
3.1.2 S频段星间距离测量
3.1.3 Ka频段星间距离测量
3.1.4 S频段或UHF频段星间多普勒测量
3.2 光学星间链路
3.2.1 激光星间链路测量
3.2.2 星间指向测量
3.3 星间测量误差模型修正
3.3.1 相对论修正
3.3.2 天线相位中心修正
3.3.3 卫星星体坐标系到卫星轨道坐标系的旋转
3.3.4 星间测距收发时延修正
3.3.5 多径误差
3.3.6 接收机热噪声
3.4 星间测量数据预处理
3.4.1 星间测距数据归化
3.4.2 星间测距数据矢量改正归化法
3.4.3 星间测距数据位置差直接归化法
3.4.4 星间测距数据粗差剔除
参考文献
……
第4章 自主定轨技术
第5章 自主时间同步技术
第6章 卫星自主完好性
第7章 自主导航广播电文参数
第8章 自主导航用户算法及应用
第9章 自主导航发展方向展望
缩略语
1968年4月生,陕西凤翔人,副研究员。2009年12月获长安大学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空间大地测量、卫星导航领域研究工作。在GNSS精密定位、导航卫星精密定轨、导航卫星自主导航、卫星精密定姿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总装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6项,撰写学术论文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