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交通、环境、土基等路面结构功能的外部条件及路面结构本身的内在特性。另外,还介绍了道路路面与机场道面的设计方法。本书在第3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全书由第十四章删减为9章。
本书为教育部研究生办公室推荐用书,适用于“道路与铁道工程”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程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中其他二级学科的非学位选修课程,也可供公路、城市道路、铁道、机场等部门从事科研与设计的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章 概论
节 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路面材料类型与结构分层
第三节 路面结构功能与使用品质
第四节 路面设计方法简述
第五节 我国典型路段沥青路面结构
第六节 机场道面设计简介
第七节 路面结构可靠度理论简介
【思考与分析】
第二章 车辆与交通
节 车辆对路面的作用及动力效应
第二节 当量单轮荷载
第三节 当量轴载系数(EALF)
第四节 足尺道路试验
第五节 交通统计与分析
【思考与分析】
第三章 气候与环境
节 自然因素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第二节 我国公路自然区划
第三节 公路路面的温度状况
第四节 公路路面温度场分析
第五节 公路路基温度场分析
第六节 公路路基的水温状况
第七节 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气候分区
【思考与分析】
第四章 路基路面材料特性
节 土基的变形特性与强度指标
第二节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特征与疲劳特性
第三节 沥青混合料性能及其测定
第四节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性能
【思考与分析】
第五章 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
节 古典荷载应力分析
第二节 沥青路面层状体系理论分析
第三节 沥青路面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第四节 沥青路面结构层的黏弹性分析
第五节 沥青路面结构层的断裂力学分析
【思考与分析】
第六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学性能分析
节 早期荷载应力分析
第二节 威斯特卡德荷载应力分析
第三节 弹性地基板的荷载应力
第四节 混凝土路面板荷载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第五节 有接缝混凝土路面板的有限元分析
第六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温度应力分析
【思考与分析】
第七章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演变
第二节 沥青路面损坏的极限状态及设计原则
第三节 AASHTO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第四节 CBR设计法
第五节 美国地沥青学会(AI)设计法
第六节 Shell(壳牌)设计法
第七节 我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
【思考与分析】
第八章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节 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演变
第二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的极限状态及设计原则
第三节 水泥混凝土路面平面及接缝设计
第四节 美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第五节 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法
【思考与分析】
第九章 机场道面设计方法
节 我国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
第二节 我国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
第三节 FAA机场道面设计
第四节 CBR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
第五节 美国地沥青学会(AI)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
第六节 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PCA)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方法
第七节 美国工程师兵团设计方法
第八节 机场道面强度的通报方法
【思考与分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