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与制度变革相结合,层层递进对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机制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
全书通过对经济学、伦理学视野下正外部性的含义揭示、激励进路及固有局限进行考察分析,主张必须实现从依靠道德激励正外部性到依靠法律激励正外部性的转变;基于权利和义务视角对“正外部性”进行法学界定,重点阐释法律应该激励的社会行为标准;通过对正外部性法律激励机制的逻辑理路梳理和立法样态考察以及正外部性的民法、行政法和刑法激励进路的综合比较,诠释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独特优势、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与价值目标;基于古今中外的历史长河视野和国别空间视角寻找事实上存在的“激励法”并重点梳理我国40年(1979-2018)立法实践中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规范,从激励文本与激励方式的视角剖释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实现路径;很后,剖析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运行中的核心要素及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诉讼机制。
导论
一、问题展示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评价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四、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五、创新之处与必要说明
章 正外部性的多维含义揭示与激励进路诠释
一、经济学对正外部性的揭示及其激励进路
二、伦理学对正外部性的揭示及其激励进路
三、法学对正外部性的揭示及其激励进路
第二章 正外部性激励的立法梳理、部门法比较及经济法激励的独特属性
一、中国正外部性激励立法40年(1979-2018)的考察梳理及规律总结
二、正外部性民法、行政法、刑法激励进路及效果评价
三、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进路的独特属性
第三章 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价值目标
一、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理论基础
二、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基本原则
三、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价值目标
第四章 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逻辑理路与立法图景
一、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逻辑理路
二、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立法图景
第五章 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文本梳爬与方式剖释
一、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文本的类型化及比较分析
二、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方式的类型化及比较分析
三、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文本与激励方式的关联考察
第六章 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运行中的核心要素
一、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运行中核心要素的类型化
二、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运行中核心要素的问题检视与优化路径
第七章 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诉讼机制
一、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诉讼的理论障碍与制度缺陷及其克服
二、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传统公益经济诉讼机制之问题检视
三、正外部性经济法激励的新型公益经济诉讼机制之变革创新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胡元聪,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库专家、重庆市第二批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珠海市仲裁员、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农业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央地共建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中国农村经济法制创新研究中心农村公共服务研究所所长、央地共建基地西南政法大学中国财税法治研究院研究员、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出版独著2部、合著3部。在《法商研究》《法学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26篇被CSSCI来源期刊或集刊收录,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中国法学会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以上项目6项。主研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3项,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A级)1项。
科研成果获重庆市第五届很好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2012年)、全国经济法年会青年很好论文三等奖(2012年、2013年)、第十二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三等奖(2018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