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部省域民间文学史,也是部山西民间文学的专门史,全书按照历史发展的先后顺序,从先秦开始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分十章论述了先秦时期、两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近现代、当代山西民间文学的概况,梳理了山西民间文学的品类,包括上古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说唱、民间戏曲等,揭示了山西民间文学的特征,多方面彰显了山西民间文学具有的价值。本书无论在内容观点、资料整理的创新,抑或体例形式、研究方法的探索,都将为今后同类型、同题材学术著作的撰写提供有益的借鉴。民间文学我国很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书系统的梳理,可以保留珍贵的民间文化记忆,使其成为重要的民族文化资源。
段友文,1957年生,山西襄汾人,山西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民俗文化与俗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民间文艺学、民俗学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中心委托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山西省社科联重点项目2项及省级社科规划项目多项;学术著作主要有《黄河中下游家族村落民俗与社会现代化》(中华书局2007年)、《走西口移民运动中的蒙汉民族民俗融合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古村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与扶贫策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