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分水岭:1600年的中国与西方
收藏
评价
分水岭:1600年的中国与西方
商品编号:4366932
ISBN:9787516647578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作者: (美)史蒂文·瓦莱奇
出版日期:2021-08-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K203
页数:404
册数:1
大约重量:45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6.13 (7.9折)
原价:¥58.6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是一部通俗历史著作。作者比较了从农业时代开始到现代社会开始的时间内的中国与西方文明,探讨了导致这两大世界文化不同发展路径的因素,以及这不同的发展路径如何为它们在当今世界所处的位置奠定了基础。作者用引人入胜的叙述比较了罗马帝国和汉朝的历史,这两者在自然、地理、人口的特点上极其相似。本书还探究了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西方没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帝国,但在近代却迅速崛起,而中国保持了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传统文化,却在拥抱现代社会时落后了。作者通过比较农业、哲学、宗教以及面对侵略和战争的处理方式,探讨了这些主题。中国与西方的发展比较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本书适合学习世界史、中国历史、比较历史、西方文明等课程的学生阅读,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前  言 / 1




绪  论 / 1




第一章  农业发展的悖论及其对中国和西方文明的影响 / 5




最古老的悖论 / 5




中国农业 / 13




中国农业的起源 / 15




中国驯养的动物 / 18




中国古典时期的工具 / 19




中国早期的犁 / 20




中国最早的王朝 / 21




罗马的农业 / 35




意大利农业 / 37




埃及 / 45




黎凡特和美索不达米亚(地中海东部地区) / 51




希腊 / 55




罗马经济概述 / 59




第二章  古代哲学:中西方差异 / 63




中国对稳定的探索 / 66




第一代儒家学说 / 70




道教:对“道”的另一种诠释 / 72




第二代儒家学说:孟子 / 74




第二代道教:庄子 / 76




法家:荀子 / 77




第二代法家:韩非子 / 80




法家思想的实践:李斯和秦朝 / 80




汉朝 / 82




希腊视角(第一部分)—问题 / 85




希腊视角(第二部分)—求解 / 88




苏格拉底的思想 / 89




柏拉图 / 91




亚里士多德 / 94




罗马视角 / 99




罗马宪法 / 101




腐败 / 103




世界公民 / 105




基督教 / 106




第三章  游牧民族 / 119




两种不兼容的生活方式:游牧民与定居民 / 119




持久的游牧民族威胁、大炮的使用以及中国的三个主要问题 / 123




远东草原以及中国的地理特征 / 125




游牧民族、贸易和移民 / 127




游牧民族的战术 / 130




杰出的领袖 / 131




汉武帝—中国的“武”皇帝 / 133




丝绸之路:文化悖论的致命体现 / 135




高热量食物优势以及农民感染的疾病 / 136




罗马帝国和中国汉朝所遭遇的重大人口危机 / 138




忠诚、国家以及失落的天堂 / 141




道教 / 142




佛教 / 143




混战时代 / 146




罗马帝国的陨落 / 148




多瑙河 / 149




莱茵河 / 149




匈奴、匈人和日耳曼人 / 151




中国重新统一的潜力对比西方的分裂 / 152




第四章  中世纪的中国和欧洲的对比 / 156




意想不到的结果 / 156




回顾农业的驳论 / 159




隋朝(公元 581 年—618 年) / 162




唐代(公元 618 年—906 年)和中国的复兴 / 166




唐朝的经济 / 169




宋朝(公元 960 年 -1279 年):黄金时代的延续 / 175




宋朝的经济 / 176




游牧统治的插曲 / 181




罗马衰落期间封建主义的演变 / 188




中世纪农业:封建制度的崛起 / 192




曲辕犁 / 193




轻便马轭和马掌的使用 / 194




封建制度 / 195




气候和中世纪农业对封建制度的影响 / 198




中世纪新经济的出现 / 201




中世纪晚期(公元 1300 年—1500 年) / 202




“巴比伦囚虏”(阿维尼翁之囚)和天主教会大分裂 / 204




西欧皇权的上升 / 206




社会变化 / 207




体制对比:统一的中国与分裂的欧洲 / 210




第五章  中国和中世纪欧洲:文化正统与创造力 / 213




中国的经济、行政制度和正统思想的形成 / 217




宋朝的行政制度改革 / 220




重建儒家正统思想 / 221




中世纪欧洲正统思想的基础 / 227




中世纪早期的王权(公元 500 年—1000 年) / 228




封建制度 / 231




城市的非法居住环境 / 232




格里高利革命 / 235




知识的复兴:中世纪的正统思想 / 238




学习的生存与复活 / 240




神学和经院哲学的出现 / 244




亚里士多德的复兴、中西对比、新的欧洲正统思想 / 249




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 / 251




中世纪晚期和中世纪欧洲思想的分裂 / 253




结论 / 258




第六章  游牧民族权力的鼎盛时期 / 260




文化悖论产生的陷阱 / 260




蒙古征服和统治 / 265




成吉思汗 / 265




成吉思汗的士兵:蒙古人 / 268




成吉思汗的征服 / 271




窝阔台 / 272




蒙古人的致命弱点:新大汗的推举 / 274




蒙哥的征服 / 276




元朝:不平静的百年统治 / 280




明朝(公元 1368 年—1644 年) / 283




蒙古的残酷统治毒害了中国人的应变能力 / 284




明朝僵化的意识形态 / 286




蒙古人对欧亚大陆的影响 / 288




跛子帖木儿:恐怖的游牧统治过渡期 / 291




淋巴腺鼠疫(黑死病) / 292




清代:统治中国的第二个游牧政体(公元 1644 年—1911 年) / 294




满族游牧民是谁? / 296




满族动员 / 297




从袭击到征服:努尔哈赤组织起满族 / 298




皇太极的继续征服 / 300




多尔衮摄政 / 301




清朝统治的巩固 / 303




清康熙 / 305




清朝权力的继续:新的“野蛮人”从南而至 / 310




第七章  现代化 / 312




中世纪早期日耳曼统治下的欧洲 / 316




人的价值:赔偿金 / 319




集会权 / 320




基督教的组成部分 / 321




中世纪中期和法律 / 323




罗马法和贸易 —财产的作用 / 324




形势的另一转变:中世纪晚期 / 328




基督教的复兴 / 334




基督教人文主义者 / 336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 344




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 / 349




地理大发现及其后果 / 353




中国没有进行现代化:传统的陷阱 / 361




中国版的地理大发现之旅 / 368




结论 / 375




参考文献 / 378
   史蒂文·瓦莱奇(Steven Wallech),在克莱蒙研究大学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此后在多所大学或学院执教30多年,现为长滩城市学院世界史高级教授。其他著作有《世界史:简明主题分析》(两卷)等。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