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父母为了儿女的成长总是不遗余力的付出,但往往父母的“爱”在孩子看来却成了压力、负担甚至痛苦。原因就在于,父母侵入了孩子的精神边界,把“我觉得你需要”,当成了“你需要”。
本书通过7堂“爱的能力”课,教会父母戒掉爱中的伤痛,学会主动倾听孩子,营造亲密的家庭氛围,更加有效地支持和引导孩子正向成长,让孩子做自己,培养自信、自尊、对自己负责的很好孩子。
导读001
堂课 看到爱中的伤害
节 爱中的伤害——安全感的流失004
第二节 “残酷”的父母——模糊的精神边界014
第三节 灵魂出窍的孩子——忽略孩子内在精神需求023
第二堂课 剥开爱中的伤害
节 情绪是精神边界的外在呈现038
第二节 通过有形行为看到无形内在051
第三节 划分彼此的精神边界058
第三堂课 帮助孩子找到问题根源——陪伴式聆听
节 不恰当的协助模式065
第二节 舒缓了情绪,调整行为才更有效075
第三节 找到孩子情绪后面真正的问题083
第四节 不适合陪伴式聆听的几种情况092
第四堂课 让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帮助——主动式聆听
节 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096
第二节 “主动式聆听”邀请孩子分享问题100
第三节 孩子发脾气,如何继续谈话105
第四节 等待孩子主动打开关闭的门110
第五堂课 用爱引导孩子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式聆听
节 用聆听来引导孩子的内心117
第二节 引导孩子进行自发性学结128
第三节 引导孩子进行自我日常行为管理136
第四节 引导孩子正确认知学校规则143
第五节 让孩子学会平衡“谦让”和“争取”148
第六节 引导孩子正确认知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冲突155
第七节 外国老师教授《灰姑娘》166
第六堂课 陪同孩子成就梦想——推进式表述
节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171
第二节 给孩子成就梦想的勇气和信心179
第三节 分享孩子的喜悦183
第七堂课 两大法则戒掉爱中的伤害
节 引导法则197
第二节 保护法则209
总述216
圣经与竹篮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