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冈表达发生可遗传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主要包括DNA甲基化、核染色质修饰、印记基因丢失及micmRNA等,作为一种阐述具有相同DNA序列的细胞或生物体如何产生明显表型差异的机制,有助于解释生活习惯与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可作为疾病诊断、防治的生物标志物。动脉粥样硬化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深入了解表观遗传修饰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的关系,对于进一步阐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研究前沿及技术》就动脉粥样硬化与表观遗传学修饰的近期新研究进展、可能的发病机制及相应检测技术进行阐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提供帮助。
篇 血管生理基础
章 血管结构及功能
节 血管内皮细胞
第二节 血管平滑肌细胞
第三节 单核细胞
第四节 血管壁基质
第二章 血管受体
第三章 血管运动功能的异质性
第二篇 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生理基础
章 概述
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第二章 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的学说
第三章 自由基与动脉粥样硬化
节 自由基概述
第二节 自由基清除剂
第三节 活性氧与信号传导
第四节 活性氧与细胞凋亡
第五节 自由基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节 细胞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第四章 动脉粥样硬化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五章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制备
节 实验模型的制备方法
第二节 实验模型的评价指标
第三篇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章 基因表达调控基础
节 基因导论
第二节 基因表达的导论
第三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生物学意义
第四节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
第二章 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节 概述
第二节 原核基因调控机制
第三节 乳糖操纵子的表达调控
第四节 色氨酸操纵元
第五节 其他操纵子
第六节 转录后水平调控
第三章 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调控
节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与调控的特点
第二节 真核生物DNA水平上的基因表达调控
第三节 真核基因转录水平的调控
第四节 真核基因转录后加工水平的调控
第五节 真核基因翻译和翻译后水平的调控
第六节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异同
第四篇 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
章 表观遗传学概述及其分子基础
节 表观遗传学概述
第二节 表观遗传学改变的分子基础
第二章 动脉粥样硬化表观遗传学
第三章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疾病表观遗传学
节 心血管疾病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第二节 表观遗传学与高血压
第三节 表观遗传学与心力衰竭
第四节 表观遗传学与糖尿病
第五节 表观遗传学与代谢综合征
第六节 表观遗传学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第七节 表观遗传学治疗及发展方向
第五篇 心血管研究常用实验技术
章 心血管研究常用动物模型的制备
节 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制备
第二节 兔腹主动脉血管内皮球囊损伤模型的建立及评估
第三节 心肌肥大模型制备
第四节 妊娠高血压模型制备
第五节 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备(在体)
第二章 细胞培养技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培养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 细胞培养的操作步骤
第四节 常见细胞培养实例
第五节 培养细胞的常规观察
第六节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率
第三章 细胞周期的检测
第四章 基因重组与RNA干扰
节 基因重组
第二节 RNA干扰
第三节 转染技术
第五章 启动子活性分析
节 启动子介绍
第二节 启动子分析常用技术
第三节 启动子活性分析实例
第六章 PCR技术
节 逆转录PCR
第二节 荧光PCR
第七章 蛋白样品的制备
节 组织匀浆
第二节 自由基检测
第八章 蛋白含量检测
节 蛋白免疫印迹
第二节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第三节 放射免疫法
第四节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第九章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
第十章 DNA的提取
节 动物基因组DNA提取
第二节 细菌DNA提取
第三节 质粒DNA提取
第四节 DNA浓度和纯度测定
第十一章 DNA甲基化修饰
第十二章 miRNA的检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