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国现代有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何炳松先生的经典代表作。何先生将“民族复兴”作为历史教科书编写的主旨,跳出惯常的“欧洲中心论”,放眼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所构成的整体世界。书中以亚洲为起点,叙述从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欧洲如何逐渐了近代世界史的进程,以及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中间还穿插了东方文化的发展及其对欧洲的影响。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立场,并依照“综合研究”这一科学新标准,将人类政治、经济、学术、教育和宗教等活动交互错综的情形同时进行研究,向读者全面展示了人类文化的演进史,很好系统地勾勒出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是一部少有的新史学巨著。
| 上 卷 |部分 世界人类文化的起源章 先史时代的人类节 地球和生物的起源 / 004第二节 原人的出现 / 007第三节 石器时代人类的状况 / 010第二章 埃及文化的起源节 西方高等文化的曙光 / 016第二节 金字塔时代的埃及 / 018第三节 埃及帝国和它的衰亡 / 020第三章 亚洲、美洲的古文化节 巴比伦和亚述 / 022第二节 印度 / 026第三节 米底和波斯 / 029第四节 犹太人 / 031第五节 古代的美洲 / 033第二部分 欧洲文化的发轫和亚欧争雄的开始第四章 希腊人的南下节 爱琴海文化 / 038第二节 希腊人的南下 / 040第三节 希腊文化的发轫 / 042第四节 希腊的殖民和商业 / 044第五章 希腊文化的起源和亚欧争雄的开始节 雅典和斯巴达两城邦的兴起 / 047第二节 波斯战争 / 048第三节 希腊文化的黄金时代 / 050第六章 希腊的内乱和衰落节 雅典帝国的衰亡 / 055第二节 斯巴达的独霸和希腊的瓦解 / 057第三节 希腊文化的发展 / 059第七章 亚欧两洲统一的尝试和失败节 马其顿和亚历山大 / 064第二节 希腊文化的广播 / 068第八章 亚历山大帝国瓦解后的亚洲节 条支的兴衰 / 071第二节 大夏和安息的独立 / 072第三节 安息立国初期的内治 / 074第三部分 罗马帝国的兴起和亚欧争雄的继续第九章 罗马的兴起节 罗马的起源 / 078第二节 共和时代的罗马 / 081第三节 意大利半岛的征服 / 082第十章 地中海的统一节 罗马和迦太基的争雄 / 085第二节 东部地中海的征服 / 089第十一章 罗马的内乱及其和安息争雄节 罗马共和国末年的内乱 / 094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成立 / 097第三节 安息和罗马争雄的开始 / 098第十二章 罗马帝国的极盛时代节 奥古斯都时代的罗马 / 100第二节 罗马的太平时代 / 102第三节 罗马帝国的文化 / 105第四部分 印度佛教的广播和罗马帝国的衰亡第十三章 印度佛教的广播节 孔雀王朝的印度和佛教 / 110第二节 月氏帝国的护法 / 112第十四章 罗马的内乱和安息的衰亡节 罗马帝国的内乱 / 116第二节 安息的衰亡 / 119第十五章 波斯的中兴和罗马帝国的分裂节 波斯的中兴和摩尼教的创立 / 121第二节 罗马帝国的分裂和基督教的胜利 / 123第三节 波斯和罗马继续争雄 / 125第五部分 亚欧北方蛮族的南下和东方文化的发皇第十六章 亚欧北方蛮族的南侵节 欧洲文化的元素 / 130第二节 亚洲匈奴人的迁徙 / 132第三节 日耳曼民族的南下和罗马的灭亡 / 133第十七章 蛮族南下后的欧亚节 蛮族入侵后的欧洲 / 138第二节 波斯和东罗马的死斗 / 140第三节 突厥民族的初起 / 143第十八章 中古时代的印度和南洋节 中古初年的印度和佛教 / 146第二节 南洋诸国的开化 / 148第十九章 朝鲜和日本的开化节 朝鲜的开化 / 156第二节 日本文化的起源 / 158第二十章 基督教教会的起源和事业节 基督教教会的起源 / 164第二节 清修制度和传道的事业 / 166第二十一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哈里发帝国节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教义 / 169第二节 哈里发帝国的建立 / 172第三节 伊斯兰教的文化 / 176第六部分 欧洲的混乱和亚洲北方民族的兴起第二十二章 查理曼帝国和封建制度的起源节 查理曼的功业 / 182第二节 查理曼去世后的混乱 / 184第三节 封建制度的兴起 / 185第二十三章 欧洲政教冲突的开始节 神圣罗马帝国的起源 / 189第二节 教皇和皇帝的争雄 / 191第三节 中古教会的权势 / 193第二十四章 突厥民族的再起和十字军东征节 突厥民族的再起和伊斯兰教的广传 / 197第二节 欧洲十字军的东征 / 202第三节 欧洲所谓异端和托钵僧的兴起 / 206第二十五章 蒙古人的西征和土耳其的建国节 蒙古人的勃兴 / 209第二节 帖木儿的继起和印度帝国 / 213第三节 土耳其帝国的建立 / 216第七部分 中古欧洲的生活和世界形势的转变第二十六章 中古时代欧洲人的生活节 农奴和地主 / 220第二节 城市和同业公会 / 222第三节 中古末期的商业 / 223第四节 哥特式建筑 / 226第二十七章 中古时代的书籍和科学节 欧洲各国语言的起源 / 229第二节 西欧文学和侠义精神 / 231第三节 中古欧洲的学术 / 232第四节 中古欧洲的大学和学科 / 233第五节 现代科学发明的开端 / 236第二十八章 中古时代的英国和法国节 诺曼底人入侵英国 / 239第二节 金雀花王朝的英国 / 240第三节 英法两国间的百年战争 / 243第四节 百年战争后的英国和法国 / 246第二十九章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商业的复盛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 249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 / 251第三节 亚欧商业的复兴 / 253第四节 地理上的发现 / 254第八部分 欧洲的宗教革命和战争第三十章 查理五世和路德节 意大利的衰落和西班牙的隆盛 / 262第二节 查理五世治下的日耳曼 / 264第三节 基督教会的腐化 / 266第四节 路德和他的主张 / 267第三十一章 西欧各地的宗教革命节 日耳曼的宗教革命 / 271第二节 瑞士的宗教革命 / 274第三节 英国的宗教革命 / 275第三十二章 欧洲的宗教战争和科学时代的开始节 旧教的改良和耶稣会 / 278第二节 腓力二世和荷兰的独立 / 280第三节 法国的宗教战争 / 282第四节 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 / 284第五节 三十年战争 / 286第六节 科学时代的开始 / 289| 下 卷 |第九部分 世界列强的形成和殖民事业的发展第三十三章 英国国王和国会的争权节 斯图亚特王朝和君权神授的原理 / 294第二节 共和时代的英国 / 296第三节 复辟和革命 / 298第三十四章 路易十四时代的法国节 路易十四的地位和性情 / 301第二节 路易十四的武功 / 303第三十五章 东部欧洲各国的发展节 俄罗斯和彼得大帝 / 307第二节 普鲁士和腓特烈大帝 / 310第三节 波兰的瓜分 / 312第四节 奥地利和玛丽亚· / 314第三十六章 世界商业和海外殖民节 欧洲商业的发展 / 316第二节 英法两国殖民地的竞争 / 318第三节 美国的独立 / 319第三十七章 18世纪时欧洲的生活状况节 乡间和城市中人民的生活 / 325第二节 特权的阶级 / 328第三节 现代的科学和进步的观念 / 330第四节 英国的立宪君主 / 334第十部分 法国的革命和拿破仑第三十八章 法国革命将起时的状况节 法国的旧制 / 338第二节 路易十六的专制 / 342第三十九章 法国的革命节 国民议会的改革事业(1789年—1791年) / 344第二节 法国对外的战争 / 349第三节 法国次共和政府的建立 / 352第四节 恐怖时代 / 354第四十章 拿破仑时代节 拿破仑的得势 / 357第二节 欧洲的太平和日耳曼的改组 / 359第三节 拿破仑的内治 / 361第四节 战事再起和神圣罗马帝国的灭亡 / 362第五节 拿破仑的极盛时代 / 365第六节 拿破仑的败亡 / 367第十一部分 世界民族运动的猛进和工业革命的发生第四十一章 维也纳会议后欧洲的反动节 欧洲的改造 / 372第二节 大革命后的法国 / 374第三节 日耳曼和梅特涅 / 375第四节 南部欧洲的革命运动 / 377第五节 拉丁美洲的独立 / 380第四十二章 1848年的欧洲革命运动节 法国的第二共和国与第二帝国 / 385第二节 奥地利、意大利、日耳曼诸国的革命 / 388第四十三章 意大利和日耳曼的统一节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 / 393第二节 普奥战争和北部日耳曼联邦的成立 / 397第三节 普法战争和德意志帝国的成立 / 401第四节 意大利最后的统一 / 404第四十四章 欧洲的工业革命节 工业革命的意义和重要性 / 406第二节 纺织机的发明 / 408第三节 动力的发明和进步 / 409第四节 资本主义和工厂制度 / 411第五节 社会主义的兴起 / 415第十二部分 世界帝国的形成和帝国主义的发展第四十五章 德国和法国节 世界大战前的德意志帝国 / 420第二节 世界大战前的法兰西共和国 / 423第四十六章 大不列颠帝国节 英国的立宪政治 / 428第二节 英国其他的改革 / 430第三节 爱尔兰问题 / 433第四节 英国治下的印度 / 435第五节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 / 439第六节 南非 / 441第四十七章 俄罗斯帝国节 19世纪初的俄国 / 443第二节 俄国和近东问题 / 444第三节 农奴的解放和恐怖主义 / 446第四节 俄土战争 / 448第五节 尼古拉二世时的革命 / 450第四十八章 世界帝国主义的发展节 国际贸易和竞争 / 455第二节 对非洲的瓜分 / 459第三节 美国的兴盛和西班牙的衰落 / 461第四节 日本的维新和雄霸 / 466第五节 帝国主义在亚洲的竞争 / 469第四十九章 现代科学的进步节 地球和生物的演化说 / 472第二节 化学和物理的进步 / 474第三节 生物学和医学的进步 / 475第四节 史学的进步 / 477第十三部分 国际的竞争和世界大战第五十章 世界大战的起源节 欧洲各国的军备 / 480第二节 世界和平运动 / 481第三节 国际的竞争 / 482第四节 所谓的近东问题 / 485第五节 大战的爆发 / 490第五十一章 世界大战初期的事迹节 年的战况(1914年8月—1915年8月) / 493第二节 海上的战争 / 495第三节 第二年的战况(1915年8月—1916年) / 496第五十二章 欧洲三大帝国的瓦解和战事的结束节 美国参战 / 499第二节 俄国的革命 / 502第三节 最后一年的战况 / 504第四节 德、奥两国的瓦解和大战的告终 / 507第十四部分 现代世界的困难第五十三章 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形势节 巴黎和会 / 512第二节 国际联盟的组织和事业 / 515第三节 赔偿问题 / 518第四节 裁减军备问题 / 521第五十四章 世界大战后的列强节 法国的复兴 / 525第二节 英国的困难 / 527第三节 德国的政变 / 531第四节 意大利的独裁政治 / 534第五十五章 欧洲新国的政情节 中欧的新国 / 537第二节 东欧的新国 / 540第三节 巴尔干半岛上的混乱 / 543第五十六章 东方民族的解放运动节 土耳其的复兴 / 545第二节 非洲北部的民族运动 / 547第三节 埃及独立运动的失败 / 548第四节 亚洲西部各地的民族运动 / 550第五节 波斯和阿富汗的独立运动 / 552第六节 印度、朝鲜和暹罗的解放运动 / 554第五十七章 太平洋的现状节 美国的强盛和经济危机 / 558第二节 日本的发展 / 561第三节 中日关系的恶化 / 563
何炳松(1890—1946)字柏丞,浙江金华人。有名历史学家、出版家、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获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回国后曾在北京大学任教、在商务印书馆主持工作,抗战时期任暨南大学校长。他学贯中西,一生在史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著述甚丰,被誉为“中国新史学派的”。著有《通史新义》《新史学》《历史研究法》《历史教育法》《西洋史学史》《中古欧洲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