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清帝国在康乾盛世后急剧衰落。19世纪中叶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从南方边境开始的复兴中国的次尝试。但这一运动以失败告终,其后继续探索复兴之路的洋务运动也因中日甲午战争而受挫。面临民族存亡之危机,康有为等人的维新变法和义和团的抵抗运动均未能挽救大清帝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持续了近270年的清朝统治落幕。
【中华民国】: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国,成为亚洲个共和同。但其议会政治理想很快就在南北对立的局面下破灭,中华民国也陷入袁世凯独裁及军阀割据所导致的分裂状态。孙中山逝世后,继承其遗志的蒋介石于1928年攻入北京,表面上统一了全国。但随后国共两党之间爆发激烈内战,日本更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936年,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为国共对立暂时划上了句号。
《末代王朝与近代中国(清末中华民国)(精)》是一本中国历史类书籍。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战败,南来之风挽救了濒死的中国。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国民革命,一切中日问题皆从此开始。
推荐序
中文版自序
序章 南来之风——来自边地的复兴中华的尝试
章 “南来之风”的兴起——太平天国运动与列强
洪秀全对基督教的接受与拜上帝会
太平天国起义与攻占南京
地上天国的现实与湘军的登场
天京事变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资政新篇》与太平天国的灭亡
第二章 动荡的中华世界——洋务运动与甲午战争
洋务派的登场与近代化产业
“中体西用”论的理想与现实
“边境危机”与中法战争
围绕琉球与朝鲜李朝的日清关系
日清战争与马关条约
第三章 民族主义的诞生——戊戌变法与义和团
列强瓜分中国与变法派的登场
变法运动与戊戌变法
反基督教事件和义和团的出现
北京的义和团与清朝、列强
另一个义和团:中国人移民问题与抵制美货运动
第四章 大清帝国的黄昏——末代皇帝与辛亥革命
清末中国人留学日本和日俄战争
孙文的出现和日本
革命派的成长与中国同盟会
寻求救国之路清帝国的黄昏与辛亥革命
第五章 “民国”的考验——袁世凯政权与日本
中华民国的成立和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与袁世凯政权
次世界大战与“二十一条”要求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日本
护国运动和军阀混战拉开帷幕
第六章 青年的季节——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
《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鲁迅和文学革命
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
接纳马克思主义和成立中国共产党
第七章 革命尚未成功——次国共合作与北伐
华盛顿体制与孙中山的革命方针
次国共合作与蒋介石
《无花的蔷薇》与北伐开始
北伐战争与湖南农民运动
四一二政变与国共合作破裂
第八章 内忧与外患之中——南京国民政府与九一八事变
重兴北伐与出兵山东
北伐成功与南京国民政府
的山区革命和围剿
九一八事变和末代皇帝
第九章 筑起抗日长城——“满洲国”与长征、西安事变
“满洲国”的成立与现实
安内攘外与长征的开始
高涨的抗日情绪
西安事变与张学良
第十章 边境的街道和人们——香港、台湾和上海
异文化的窗口香港和上海
台湾与日本型近代的走向
大革命时期的上海与香港
尾声·鲁迅的遗言与日本人
附录
主要人物略传
历史关键词解说
参考文献
历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