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鉴收录了2019年全国各级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主要统计数据。本年鉴内容共分四个部分:部分是全国城市行政区划,列有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城市分布情况;第二、三部分分别是地级以上城市统计资料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具体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人民生活、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数据:第四部分是附录,为主要统计指标解释。需要说明的是,从1997年开始,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分别采用不同的统计制度,有些指标在两类城市之间不具有可比性,故本年鉴将地级以上城市和县级城市统计资料分为独立的两部分。         
         
             
             一、全国城市行政区划
1-1  城市行政区划和区域分布
1-2  分地区城市情况一览表
二、地级以上城市统计资料
(一)人口
2-1  人口及户数
2-2  人口变动情况
(二)资源环境
2-3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及水资源总量
2-4  城市建设用地状况(市辖区)
2-5  绿地面积及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市辖区)
2-6  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全市)
2-7  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全市)
2-8  可吸入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和污水及生活垃圾处理率(全市)
(三)经济发展
2-9  地区生产总值
2-10  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2-1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状况(全市)
2-1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状况(市辖区)
2-13  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2-14  房地产投资情况
2-15  商品房销售面积
2-16  对外经济贸易
2-1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
2-1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状况
2-1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2-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批发零售贸易业情况
(四)科技创新
2-21  科技创新情况(全市)
(五)人民生活
2-22  劳动力就业状况
2-23  按产业划分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
2-24  按产业划分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构成
2-25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一)
2-26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二)
2-27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三)
2-28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四)
2-29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五)
2-30  按行业分组的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六)
2-31  在岗职工人数及工资状况
(六)公共服务
2-32  学校数(一)
2-33  学校数(二)
2-34  专任教师数(一)
2-35  专任教师数(二)
2-36  在校学生数(一)
2-37  在校学生数(二)
2-38  文化体育设施
2-39  医院、床位和医生数
2-40  社会保障主要指标
(七)基础设施
2-41  市政公用事业(市辖区)
2-42  公共汽车、出租车拥有情况(市辖区)
2-43  按运输方式分类的客运量(全市)
2-44  按运输方式分类的货运量(全市)
2-45  邮政、电信业发展情况(全市)
2-46  用电情况(全市)
2-47  煤气及液化石油气供应及利用情况(市辖区)
三、县级城市统计资料
3-1  人口状况
3-2  劳动力就业状况
3-3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
3-4  地区生产总值
3-5  公共财政收支
3-6  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
3-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情况
3-8  在校学生数
附录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