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考察中国近两千年的水利发展史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民国时期淮河的治理,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历史时期淮河治理的详细史料。全书分两大部分,部分考察了从公元前200-1927年淮河治理的历史变迁,第二部分聚焦于1927-1937年,分析清朝灭亡后国民政府是如何接管淮河水利并对其进行大规模治理的。作者把研究的重心放在1929年建立的导淮委员会上,将其置于国民政府经济建设的背景之下,剖析围绕淮河治理所引起的国民党内部的政治纷争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矛盾。
译者的话
计量和货币换算
插入地图一览表
插入表格一览表
致谢
前言
部分淮河流域:从大禹到1927年的政治、社会和环境变迁
章公元前200-1855年淮河流域的环境变化
第二章1500-1927年淮河的管理机构和“导淮”措施
第二部分“南京十年”(1927-1938)的建设和淮河水利
第三章加强中央管理和工程规划:导淮委员会(1928-1931)
第四章泥沙泛滥:1931年的洪灾
第五章激流交锋:淮河行政管理的集中和分散(1931-1935)
第六章奔流到海:淮河水利工程的状况和资源配置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