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以严肃的历史责任感记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目前的惊人壮举,是迄今为止很为全面、生动、动情的长征纪实作品。作品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得到真实而翔实地再现,令人震动和感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赋予了长征以崭新的认知高度——长征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很壮丽的英雄主义史诗,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信念。作者激情澎湃的记述做到了这一点,这是过去所有记述长征的文学作品所从未具有的。《长征》从红军一支部队突围寻找新的根据地的惨烈战斗开始记叙,预示了红军大规模军事转移的靠前的艰辛与艰难。作家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叙述历史,并以宏大、厚重的笔触展开这一考验人类意志的大规模转移。其间粤、桂、滇、川军阀,国民党中央军对红军围追堵截,红军转移的浩大场面,在作品中等到真实而具体体现,令人震动和感慨。然而这只是大规模转移的开始,十万大军,无数的辎重,无数的老幼妇,一路的翻山越岭,一路的战争,一路的迷茫与困惑,一路的矛盾斗争,一路的绝望与期望,一路的疾病与饥饿,一路的生与死。这在人类历目前的迁徙是靠前的。《长征》以中央红军大规模军事转移为主要线索,同时也用很多笔墨全面记叙了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以及留在鄂豫皖根据地的红二十五军的军事转移行动,它们构成红军长征的重要部分。他们的转移与红军主力转移同样悲壮、同样艰难万险,前赴后继,他们的信念同样坚定。这是一部迄今反映长征的一部全新厚重也极富有现代观念审视历史的作品,堪称写长征的“史记”。
章突出重围
1934年5月,闽浙赣苏区
第二章绚丽之梦
1930年8月,江西瑞金
第三章十送红军
1934年10月,江西瑞金
第四章路在何方
1935年11月粤北与湘南
第五章山河苍茫
1934年12月湘西与豫西
第五章橘子红了
1934年11月湘南
第七章血漫湘江
1934年11月湘江
第八章恭贺新年
1935年1月乌江
第九章夜郎之月
1935年1月遵义
第十章残阳如血
1935年2月遵义
第十一章巴山蜀水
1935年4月川北、湘西与陕南
第十二章金沙水畔
1935年5月金沙江
第十三章喜极之泪
1935年6月四川达维
第十四章黑暗时刻
1935年8月松潘草地
第十五章北斗高悬
1935年九月陕南与甘南
第十六章天高云淡
1935年10月陕北和川西
第十七章北上北上
1936年1月湘西与川北
第十八章江山多娇
1936年10月甘肃会宁
引文参考书目
后记
王树增,1952年生于北京。中国非虚构文学人,中国战争题材作家。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长征》《朝鲜战争》《解放战争》,非虚构中国近代史系列《1901》、《1911》等。作品曾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大奖、中国图书政府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曹禺戏剧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