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只要健康、吃饱就是快乐、幸福的,人却不一样。当我们被忌妒、竞争、厌烦、疲惫、负罪感、自恋、被害妄想等包围时,就很难觉得自己是快乐、幸福的。罗素认为,若想获得幸福,人们应该找到兴趣、有所喜爱、组建家庭、积极工作、学会放弃……在一个充满了不幸、疾病、贫穷与困惑的世界里,想要幸福并不容易,这需要人们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行。健康是一种没人能确保的福气,婚姻也不能总是带来快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幸福必定是一项成就,而非一份礼物。
序言
自序
部分 不幸福的原因
章 什么让人不幸福?
第二章 拜伦式的不幸福
第三章 竞争
第四章 厌烦与兴奋
第五章 疲惫
第六章 忌妒
第七章 负罪感
第八章 被害妄想
第九章 对舆论的恐惧
第二部分 幸福的原因
第十章 幸福还可能吗?
第十一章 兴致
第十二章 喜爱
第十三章 家庭
第十四章 工作
第十五章 业余兴趣
第十六章 努力与放弃
第十七章 幸福的人
伯特兰·罗素(1872—1970),20世纪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1890年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后两度在该校任教,190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罗素一生致力于探讨教育、伦理、历史、政治、婚姻、社会改革以及和平运动等问题,著述颇丰,其文字有一种独特的幽默机智,因其“以丰富而重要的著作为倡导人道主义理想和思想自由所作的贡献”,1950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此外,他也是20世纪西方有名的反战人士、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