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电影作为一种通俗化的特殊商品,如何在产业迅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之上,在文化层面有效弥合高雅与低俗、艺术与商业、文化批判与大众娱乐之间的裂隙。当代韩国电影总是能够有效地将电影的艺术性和大众娱乐性巧妙融合,从而激发共同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         
         
             
             章历史·创伤·复兴
节历史的创伤——韩国电影史简述
第二节复兴之繁荣
第二章导演·作者·风格
节跨国主义下的现实批判者——导演奉俊昊
第二节“暴力情色大师”——导演金基德
第三节商业电影传奇——导演姜帝圭
第四节唯美诗意表达——导演许秦豪
第五节影像书写历史——导演李沧东
第六节复仇嗜血“老男孩”——导演朴赞郁
第三章类型·商业·题材
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韩国南北政治题材电影研究
第二节从《生死谍变》到《共同警备区》——韩国型大片的萌芽和民族主义
第三节韩国恐怖片研究
         
         
             
                 张会军,1956年生于北京。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78班,1982年7月毕业,获文学(电影摄影)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
    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同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全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影视摄影师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中国文化书院导师、教授;北京影视研究基地首席专家;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电影、电视剧导演、摄影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2004年,被意大利共和国总统授予“意大利惠之星勋章”(三级勋章);被中同文化产业(靠前)
    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特殊贡献大奖”;被澳门靠前电影节组委会授予“杰出电影教育贡献奖”;作为监制、文学顾问、导演、摄影师拍摄电影20余部,获得国内外多项奖项;作为策划、监制、顾问、导演、摄影师拍摄电视剧200余集。出版个人独立学术专著:《电影摄影画面创作》《脉络的呈现——电影艺术创作理论》《北京电影学院78班回忆录》《电影摇篮》《还是同学少年》《风格创造——张艺谋电影创作论》《电影摄影师应用手册》《电影专业教育研究》;参与撰写、主编专著35本,发表电影理论、创作、专业论文、译文150余篇。主持参加重量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北京市和学院的人文、技术社会、教育科研项目20项,并获得各种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