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考察1982-2019年的体育哲学研究文献,对近四十年来中国体育哲学思想和学科的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梳理,从时间、研究主题、方法论三个维度,对中国体育哲学思想由个别到体系、经验性到理论性、规范主义到思辨主义的过程进行系统呈现,对中国体育哲学学科由依附到独立、由内容模块化到理论深细化、由规范性的体系初构到创生性的学科系统化过程尝试做元研究,从来路探出路,试图呈现历史—理论—实践的学术互构关系及其规律,以此为体育哲学学科应对新时代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发展与成熟提供历史智慧。
章 体育与哲学节 体育与哲学的缘分第二节 体育哲学学科史的价值第三节 体育哲学学科史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章 研究的基础与空间节 学科体系构建的研究第二节 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研究第三节 核心议题的研究第四节 学科发展问题的研究小 结第三章 时间之维——我国体育哲学研究历程四十载节 体系初构——1980—1992第二节 学科系统化——1992—2008第三节 学科成熟与理论深化——2008—2020小 结第四章 内容之维——体育哲学研究的四大主要论域节 本体论之思:体育的本质属性与理论范畴第二节 知识论之思:体育的原理与方法第三节 价值论之思:体育观念与伦理第四节 实践论之思:体育的经验与反思小 结第五章 范式之维——体育哲学研究的旨趣节 诠释性旨趣与体育研究第二节 实证性旨趣与体育研究第三节 批判性旨趣与体育研究第四节 适应性及其局限结 语参考文献附 录后 记
关景媛,女,满族,吉林人。教育学博士,汉语言文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体育哲学、体育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课题6项,发表论文24篇,专著1部。2004.09—2008.0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专业本科2008.09—2010.0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10.09—2014.07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14.07—2019.06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博士后,讲师、硕士生导师 2019.06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