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投资者权益,中国证监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要求提升上市公司大力度优惠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半强制分红政策。然而,在半强制分红政策的背景下,中国上市公司竟出现了一边“分红”一边“融资”的特殊现象,而传统股利支付理论一直认为公司分红的资金来源于内部资金,因此难以对这种“融资分红”行为予以解释。据此,本书以2008年的半强制分红政策为冲击事件,用双重差分模型证实了半强制分红政策会显著增强投资者信心。进而验证了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分红”行为具有普遍性,且增强投资者信心所支付的现金股利主要来自外源融资。基于财务决策关联性的视角,中国上市公司通过“融资分红”行为可以实现在发放股利的同时调节资本结构和稳定现金储备。考虑到融资难易程度与使用效果,当他们利用外部资金为分红筹资时,较多采用的是债务筹资的方式,而较少采用权益筹资的方式。也就是说,“融资分红”行为并不是企业为了执行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一系列半强制分红政策的相关规定而被迫采取的权宜之计,而更多是企业主动做出的理性选择。本书结论为半强制分红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也为今后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制度设计和完善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对企业管理实践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