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人学视域中的人性问题研究 段志义 人性自由价值幸福 法律社科
收藏
评价
人学视域中的人性问题研究 段志义 人性自由价值幸福 法律社科总论专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号:4174466
ISBN:9787562099703
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作者: 段志义|责编:艾文婷//郭柯一
出版日期:2021-05-01
开本:21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82-061
页数:200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5.35 (6.5折)
原价:¥3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的结构是四个板块。人性论、本质论、价值论、幸福论。人性论中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需要,是一切价值判断的最终尺度,是价值论和幸福论的理论基础。人的本质则侧重为我们提供一种指导人的认识和实践的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不是实体性思维,而是发生学意义上的实践思维方式。人的价值研究人应然的状态。价值观是一个人人性观的显在表现形式,核心问题是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问题,是“人心和道心”的统一问题。幸福则是关注人们的终极追求。每个人根据自己对人性理解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又通过人的本质力量这个途径实现自己的价值追求和幸福意愿。所以,本书的研究以现实人性为起点,以人的本质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以人的幸福为终极追求,探索人生之路的方向和途径。
导言
章 走进人性结构——人的需要
一、人生需要概述
二、人生需要的内容与层次结构
三、满足人生需要的途径和条件
四、人性化是衡量以人为本实现程度的基本尺度
第二章 走出人性迷宫——人的市质
一、人的本质理论是领悟人生真谛的理论依据
二、人的本质只有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
三、正确解读人性、人的本质的现实意义
四、本性、人性、人的本质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五、人的本质自私论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人性的牵领者——人的价值观
一、人生价值概述
二、人生价值观的根据和目标
三、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
四、全人类“共同价值”与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
五、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
第四章 人性的归宿地——人的幸福
一、人对幸福的认识
二、幸福和人的需要的关系
三、人生幸福的三大家园
四、用马克思人性、人的本质理论解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幸福真谛
参考文献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