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为例
收藏
评价
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以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为例
商品编号:4173810
ISBN:978703063745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 郭辉军,施本植,华朝朗著
出版日期:2021-05-01
开本:2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S759.992.74
页数:148
册数:1
大约重量:560(g)
购买数量:
-
+
库存:2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58.46 (7.4折)
原价:¥7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以云南省56个重量和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机会成本核算和生态足迹评估为基础,融合经济学和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借鉴靠前国内生态补偿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生态补偿的概念,提出了生态服务空间流动规律、生态补偿的理论分析框架和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系统地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法规机制、财税机制、绩效评价机制、市场机制、协商机制、特许经营机制和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提出了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补偿的政策、技术和方法及政策建议。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对科研、教学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作为农林院校、科研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参考资料。
章 导论
节 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重点和难点
四、特色与创新
五、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态补偿的理论及文献综述
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生态补偿
二、自然保护区
三、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五、机会成本
第二节 生态补偿的生态学基础
一、生态系统理论
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三、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
五、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化规律
六、生态系统受损与生态危机
第三节 生态补偿的经济学基础
一、公共物品理论
二、外部性理论
三、生态环境价值理论
第四节 生态补偿重要理论综述
一、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
二、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第五节 生态补偿理论发展的轨迹与走向
第三章 生态补偿:理论分析框架
节 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流动与生态系统的外部性
第三节 生态补偿的概念及其完善
第四节 生态补偿的相关利益主体及其关系
第五节 生态补偿的类型
一、政府补偿
二、市场补偿
三、社会补偿
第六节 生态补偿的主要机制
第四章 生态补偿机制的国内外实践及其经验
节 国外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经验及启示
一、理论研究
二、法规政策
三、实践案例
四、国际经验的借鉴意义
第二节 国内一些省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及经验
一、矿产与旅游领域的生态补偿实践
二、水资源领域的生态补偿实践探索
三、中央财政生态转移支付
四、森林生态补偿
第五章 云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节 云南省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石漠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
二、生物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三、森林、湿地生态功能退化
四、自然灾害频繁
第二节 云南省生态补偿的实践与问题
一、退耕还林工程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
三、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
四、矿产资源和矿区生态环境补偿
五、水资源生态补偿
第三节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实践探索
一、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电生态补偿
二、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
三、碧塔海省级自然保护区(普达措国家公园)旅游生态补偿
四、玉龙雪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
第四节 云南省生态补偿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第五节 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生态补偿的重中之重
第六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
节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评估现状
第二节 生态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方法
一、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评估指标体系及其评估方法
三、数据来源
第三节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物质量
一、评估对象概况
二、总物质量
三、物质量分布格局
第四节 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
一、总价值和单位面积价值
二、价值量分布格局
三、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价值量
四、不同森林起源、龄组、郁闭度价值量
第五节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的政策意义
第七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机会成本核算
节 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
第二节 居民失地机会成本
一、自然保护区内集体林和人口现状
二、自然保护区林地林木价值
三、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的机会成本
第三节 地方政府税收机会成本
一、自然保护区占用行政区域土地状况
二、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机会成本
第八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方法及资金来源
节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选择
第二节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和机会成本法
一、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法
二、机会成本法
第三节 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第四节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税计算
一、生态税的理论与政策基础
二、生态足迹理论与计算方法
三、生态足迹与生态服务税
第五节 基于市场机制的生态服务付费
第九章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节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原则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特殊性与模式选择
一、自然保护区的特殊性
二、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与生态补偿机制的关系
三、自然保护区内集体林改和生态公益林补偿
四、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补偿
五、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模式选择
第三节 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机制
一、生态补偿的法规机制
二、生态补偿的财税机制
三、生态补偿的绩效监测评价机制
四、生态补偿的市场机制
五、生态补偿的协商机制
六、生态补偿的特许经营机制
七、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
第四节 完善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制定专门的生态补偿法规
二、构建多渠道生态补偿投入机制
三、积极推进生态产权制度建设
四、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评价制度
五、促进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节 结论
第二节 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1 纳入评估的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表
附表2 纳入评估区域的森林资源状况表
附表3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指标体系与评估公式
附表4 评估采用的社会公共数据
附表5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评估表
附表6 自然保护区占各州市县土地面积及木材价值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