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语言振兴过程中音义匹配现象,即采用本族语-目标语中与外语-源语词项语音和语义都相似的既有词项去匹配源语词项,从而创造出新词。本书的开创意义在于: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了社会、语言等多个角度,并抢先发售对多源新词进行了分类;融合比较希伯来语、改革后的土耳其语、现代汉语、意第绪语等多种语言。音义匹配研究,对词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本书探讨语言振兴过程中音义匹配现象,即采用本族语-目标语中与外语-源语词项语音和语义都相似的既有词项去匹配源语词项,从而创造出新词。本书的开创意义在于: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了社会、语言等多个角度,并抢先发售对多源新词进行了分类;融合比较希伯来语、改革后的土耳其语、现代汉语、意第绪语等多种语言。音义匹配研究,对词汇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文化研究等都有重要意义。
导言
章词汇扩充研究的新视角
1.1传统借用分类的缺陷
1.2保留了源语词项语音的各类借词
1.2.1客词、外来词与借词
1.2.2推导型俗词源与生成型俗词源
1.2.3语音匹配
1.2.4音义匹配
1.2.5语音匹配与音义匹配之间的连续体
1.3隐蔽借用:仿造与语音仿造
1.3.1引入新词义的仿造
1.3.2引入新单词的仿造
1.3.3引入新复合词的仿造
1.3.4引入新短语的仿造
1.3.5仿造、音系重编与形借
1.4词汇归并与本族化俗词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