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仪礼》学研究始于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姚际恒《仪礼通论》,一直到宣统三年前后,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发展期到兴盛期再到总结与衰微期的过程,亦即由"博通"转"专精"而至"总结"的变化过程。这既是礼经学自身独特学术发展的结果,也是清代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经济与义化思潮演进诸多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本书立足于礼经文献释读基础上,以学术流派的流变为切入剖析视角,系统梳理清代各个阶段礼经诠释的基本轨迹和发展脉络,对各家流派的重点礼学家及其相关著述进行探析,有助于凸显不同阶段礼经研究的学术旨趣和诠释特点,准确把握清代《仪礼》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文化演进轨迹,宏观而立体式地实现对礼经研究进行客观的现象学还原。
序 丁鼎
导论
节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第二节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研究现状述评
一、文献学层面整理与研究
二、学术思想史层面研究
三、礼学个案层面研究
四、通论著作评述式研究
章清前期的《仪礼》学研究
节《仪礼》学复兴的背景
一、明清政权的更迭与思想钳制
二、清廷官方对经学的倡导
三、变革岁月中的学术分野
四、学界礼学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仪礼》学研究复兴的萌芽
一、晚明遗老倡导《仪礼》研究
二、张尔岐与《仪礼郑注句读》
三、姚际恒与《仪礼通论》
第三节创发新说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万斯大与《仪礼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