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研究》针对作者从事刑法学研究以来,在各种核心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有关重要讲座中的学术文章,进行全面梳理,分门别类地进行整理,如刑法总论问题、刑法各论问题、重点研究、实务研讨、疑难案例分析等内容,全面体现了作者在刑法学研究中的丰硕成果,为我国刑法学界提供了刑法学知识供给,引导读者进行刑法学的研究。本书为第六卷,是第三编犯罪论的第一、二、三个专题,即犯罪概论、犯罪论体系和构成要件。作者对犯罪概念的研究经历了从法定概念到实体概念的转变,因而将犯罪学等事实学科的内容纳入研究视野;收入文集的关于犯罪论体系的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三阶层的理解和对四要件的解构,是我国犯罪论体系研究的组成部分;作者从贝林的构成要件概念出发,对构成要件从概念到要素进行了研究,发表了重要论文,成为推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在我国生根发芽的学术努力之一部分。
第三编 刑法总论
一、犯罪概论 2
犯罪概念之比较及其意义 3
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 11
犯罪概念的形式化与实质化辨证 33
刑事法治视野中的犯罪问题 48
犯罪范围的合理定义 72
犯罪认定论 76
定罪之研究 87
但书规定的法理考察 106
但书规定的规范考察 131
对68起无罪案件的实证分析 152
法定犯的性质和界定 175
二、犯罪论体系 207
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 208
犯罪论体系:比较、阐述与讨论 240
犯罪构成:法与理的紧张关系 305
犯罪构成论:从四要件到三阶层———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309
犯罪主体的消解———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341
犯罪客体的去魅———一个学术史的考察 366
论犯罪构成要件的位阶关系 389
犯罪论体系的位阶性研究 397
犯罪论体系的去苏俄化 437
转型中的中国犯罪论体系 467
刑法阶层理论:三阶层与四要件的对比性考察 484
对话:刑法阶层理论的中国司法前景 507
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加重犯 525
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罪量要素———立足于中国刑法的探讨 534
三、构成要件 545
构成要件的理论考察 546
构成要件:犯罪论体系核心概念的反拨与再造 562
陈兴良,中国当代有名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刑法哲学、刑法教义学、判例刑法学。学术成果: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陈兴良刑法学”共计31卷合著8部;合译3部;主编著作57部;主编《刑事法评论》40卷;主编《刑事法判解》23卷。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5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