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种子学》重点介绍牧草种子的形态解剖特点、化学组成、形成发育、休眠、萌发和活力等基础理论,以及种子质量检验、种子生产管理、种子审定、种子收获加工、种子贮藏、种子经营管理等实践技术内容。本书包括绪论、牧草种子的形态与解剖特征、牧草种子的化学成分和组成、牧草种子的形成发育、牧草种子的休眠、牧草种子的萌发、牧草种子检验、牧草种子活力、牧草种子生产、牧草种子审定、牧草种子的贮藏、牧草种子的经营与管理共12部分内容。本书很后附录是部分植物中文、拉丁文名称对照。
绪论1
0.1牧草种子在我国草地畜牧业和国土治理中的地位2
0.2种子的含义2
0.3牧草种子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3
0.3.1牧草种子学的概念3
0.3.2牧草种子学的研究内容3
0.3.3牧草种子学的相关学科4
0.4我国牧草种子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4
0.5牧草种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5
0.5.1世界牧草种子产业的现状5
0.5.2我国牧草种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6
章牧草种子的形态与解剖特征9
1.1牧草种子的解剖结构10
1.1.1种皮10
1.1.2胚11
1.1.3胚乳12
1.2牧草种子的形态特征13
1.2.1禾本科牧草种子形态特征13
1.2.2豆科牧草种子形态特征15
1.2.3菊科牧草种子形态特征17
1.3牧草种子的分类17
1.3.1重要牧草种子的形态解剖特征17
1.3.2主要牧草种子检索表23
第2章牧草种子的化学成分和组成33
2.1牧草种子中的营养成分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