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生命的反转:急重症科医生手记
收藏
评价
生命的反转:急重症科医生手记
商品编号:4134936
ISBN:9787557689452
出版社: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作者: 李文丰 凤凰联动出品
出版日期:2021-06-01
开本:32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R459.7
页数:304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8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28.97 (5折)
原价:¥58.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是医学科普书,以故事形式,讲述危重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难症状,医生像侦探一样,从疑惑到抽丝剥茧,综合种种原因,最终得出诊断和背后的逻辑。危重病人的抢救需要很多科室的鼎力协助,其中医生的临床思维处于主导地位。临床医生需要思考病人症状的真正原因,只有找到真正的病因,才能对症治疗。本书讲述的是重症医学科医生视角下的那些疑难杂症,故事节奏清晰,有一定科学性和悬念感。虽为涉及专业领域知识,但文字通俗易懂,逻辑性强,对普通人来说也有一定的求医启发意义,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胸痛未必就是心肺问题
一次寻常的“心肌梗死”诊断
判断心肌梗死就看这两个指标
一路“绿灯”的冠脉造影剂
多少英雄好汉,折在三种胸痛疾病之下
排除三种胸痛大病,又迎来腹痛
闻“恐水”而色变,我们恐的到底是什么
年轻人出现呼吸困难和发热,首先考虑肺炎
急诊科是病房排头兵
一杯水引发的集体恐惧
呼吸困难、乏力、恐水,生命出现大危机
有救了!“晨轻暮重”之后,绝症诊断被推翻
小小“阑尾炎”,竞能让人住进ICU
无论肾结石还是阑尾炎,其实都不难搞
微创改开腹,摊上大事了
小阑尾“戴罪立功”
“心门”不能随便开,关不上了才真叫糟糕
医生开那么多检查单,总是有道理的
听到心脏杂音,关键问题浮出水面
手术风险很大,却是唯一的生机
屋漏偏逢连夜雨:两个并发症同时出现
被忽略的皮疹
怀疑颅内感染?患者脖子却活动自如
肺部、泌尿道、颅内……几种最常见的感染灶均被排除
一通扫射后,“敌人”依旧身份不明
发现皮疹!终于看到希望的转角
抗凝药是把双刃剑
中老年人出现腹痛,一定要关注心电图
医生对病因的推测速度,时常赶不上病情的发展速度
不遵医嘱服药,后果很严重
检验也不能保证100%准确
一份急诊科检验报告:不算太差,也不算正常
奇怪!抗生素没奏效,大多数推测也证据不足
恙虫病?不是已经被排除了吗?
“无辜”的20cm小肠
女性便血不能大意,失血量大更要重视
出血灶在哪儿?小肠里发现小小出血点
概率再小的事件,也可能切实发生
胸片照出一双白肺,医生的努力却没白费
前一秒喘气说话,后一秒心脏停搏
突发呼吸困难,必须警惕气胸
找到双肺变白的原因,又引起新的担心
妻子昏迷的真相,藏在“难言之隐”里
无缘无故的昏迷,不能只考虑低血糖
病危通知都下了,感染灶依旧是个谜
丈夫的坦白证实了医生的猜测
服用降压药长期没效果:可能是其他疾病的锅
中老年人头痛不是小事
心脏停搏10分钟、血压坐了过山车……还有救吗?
这种罕见的肿瘤,可没少折腾人
再暴躁的患者,在病魔面前也没了脾气
“特殊”的肺炎患者
“它不过比肺炎难缠一点,但不是绝症”
久冶无果,或许穿刺能找到答案
肺穿刺的重磅发现:肉芽组织、多核巨细胞
ICU里的“一波十三折”
有家族病史,就不能只考虑肺炎
不管病因如何,先上呼吸机再做CT造影
“风险再大,都需要治疗”
出现这几个症状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
心碎是一种病
年纪轻轻突发“心梗”的单身汉
肌钙蛋白值升高,不一定就是心肌梗死
什么是应激性心肌炎?
我是1型糖尿病患者,也是个失恋的女孩
“她倒在地上的时候,旁边散落着平时常用的胰岛素”
“脑死亡”是否等同于真正的死亡?
医生有时也得干侦探的活儿
一通起“死”回生的电话
即使“阅片无数”,医生也是普通人
咳嗽两年,“咳到怀疑人生”
抓到了!气管里潜伏两年的“真凶”
用真实病例告诉你啥叫“祸不单行”
育龄女性、腹痛休克、停经,医生听完汗流浃背
怀孕本是件好事,碰上宫外孕就成了大麻烦
两种少见的脏器破裂,竞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发生
后记
李文丰 笔名李鸿政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丁香园、知乎签约医学科普作者。 知乎专栏:李鸿政医生。目前已发布原创医学故事类文章超过310篇,获16万人关注。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