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梳理了中国国企混改的理论、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关理论、中国国有企业的来源、发展历程,提出了中国混合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分析框架;其次从整体和局部出发对国有企业治理的现状、运行状况进行统计性描述分析,从整体上得出国有企业发展的特定历史阶段所表现出不同的内容和特征。再次分析了现阶段实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几种主要路径的模式内涵、特征,并对各种路径的效果进行描述分析,以及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模式和国内典型案例分析,提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问题。最后提出国企混改优化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文章创新与进一步研究的意义
章 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与理论分析
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
二、混合所有制
三、企业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的相关理论
二、西方经济学相关理论
三、启示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分析框架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理论的基本逻辑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根本制度——产权制度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
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监督机制
第二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历程
节 国有企业的来源
第二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践过程
一、混合所有制萌芽阶段
二、混合所有制产生阶段
三、混合所有制发展阶段
四、新时代混合所有制深化阶段
第三节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整体运行状况
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行业与地区分布状况
三、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的公司治理状况
第三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分析
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缘由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
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条件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主要路径分析
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模式
二、并购和重组模式特点分析
三、整体上市模式特点分析
四、公私合营模式特点分析
五、员工持股模式特点分析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特点分析
一、推进国企产权多元化改革
二、以构建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利益共同体为目的
三、资产监管方式从“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章 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存在的问题分析
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思维怪圈
一、概念认识误区:混合所有制概念的误区
二、围绕产权和控股权的争论
三、“国进民退”和“国退民进”的争论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制度缺陷
一、产权制度缺陷
二、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缺陷
三、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缺陷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产权主体的矛盾问题
第五章 国内外国有企业改革的典型路径及启示
节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模式分析
一、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动因与改革方案介绍
二、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路径和效果分析
三、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义
第二节 中钢集团案例分析
一、中钢集团并购重组简单回顾
二、中钢集团扩张过程
三、中钢集团并购重组分析
四、中钢集团重组给其他国企的启示
第三节 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分析
一、新加坡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二、法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三、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典型路径模式
四、金股制度
第六章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优化
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的突破口
一、重视国企的人力资本
二、分类改革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优化
一、优化的原则
二、适合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范围
三、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步骤
四、优化方案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路径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要坚持增量改革,不轻易放弃控股权
二、国有资本要积极入股非国有企业
三、要注重员工持股公平公正与激励机制的建立
四、要对混合所有制企业有正确的定位
五、正确认识“管企业”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
第四节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国有企业混合所有改革的顶层制度设计
二、打破“政企不分”瓶颈方法
三、国有企业产权的改革方向
四、完善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治理机制
五、完善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后记
张飞雁,女,出生于1977年11月,河南省永城市人。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现就职于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力于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