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会议不断提出“双循环”的概念,提出形成中国经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月23日上午,习近平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再次指出: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后,再次强调要发展国内循环和国外循环结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实际,加深对双循环决策部署提出的形势背景、重大意义、实践要求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我们在当前严峻复杂、挑战增多的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中,找到最适合当下经济发展路径和方向。本书作者贾康老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有多年研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财税体制改革的权威专家,已经出版《供给侧改革》《中国的坎》等对我国经济政策产生巨大影响的著作。在本书中,作者对双循环的内涵、经济发展新政策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发展新格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进行了具体阐述,并配合双循环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及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如何创新进行阐述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章 绪论:提出双循环的时代背景
新格局“新”在哪里
第二章 双循环的历史渊源
(一)初步发展时期:后发优势完成“原始积累”
(二)经济起飞:中国力量开创“中国奇迹”
(三)高质量升级发展:创新引领,实施供给侧改革
第三章 内循环为主体和双循环的学理逻辑
(一)“内循环为主体”与稳中求进、扩大内需方针一脉相承
(二)“内循环为主体”是对我国本土雄厚市场潜力释放更为倚重的认识框架
(三)“内循环为主体”体现了更好把握防风险、稳增长、追求升级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思维
(四)“内循环为主体”绝不意味着重回闭关锁国
(五)内循环与外循环的“相互促进”
第四章 以双循环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要领
(一)“内循环为主体”视角
(二)“外循环”视角
第五章 双循环与“两新一重”
(一)双循环与“新基建”
(二)双循环与新型城镇化
(三)双循环与作为重点的传统基建
第六章 双循环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一)数字经济平台在现实生活中的发展及其意义
(二)数字化平台价值认知
(三)以“新基建”直接支持的数字化平台企业的相关认识和辨析
(四)双循环中支持数字化平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问题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双循环与实体经济升级发展
(一)实体经济升级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其形态认识
(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实现实体经济的升级
(三)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六新”为重点
(四)以金融改革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第八章 双循环与“一带一路”倡议
(一)“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要义和实质追求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其“共赢”机制
(三)“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举足轻重的舞台
第九章 双循环与本土的区域发展战略
(一)粤港澳大湾区
(二)长三角一体化
(三)海南自贸港区
(四)京津冀协同环渤海区域发展战略
(五)东北再振兴
(六)自贸区发展中的其他区域战略
第十章 双循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一)“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与争议
(二)居安思危,如何直面“中等收入陷阱”真问题
(三)中国如何在双循环中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结语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参考文献
后记
贾康,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导。曾长期担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上海、福建、安徽、甘肃、广西、西藏等地方政府特聘专家、顾问或咨询委员,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