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中国舞蹈发展史
收藏
评价
中国舞蹈发展史
商品编号:1310522
ISBN:9787307093935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克芬 著
出版日期:2023-05-26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J709.22
页数:399
册数:1
大约重量:638(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0.96 (6.4折)
原价:¥64.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系统介绍了原始舞蹈产生与发展的轨迹,夏

商奴隶制时代舞蹈的发展,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和变

革,舞蹈艺术取得重大发展的汉代,各族乐舞在纷呈

交流中发展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辉煌唐舞,舞蹈

艺术发展的转折期——辽、宋、西夏和金代,元、

明、清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变异。全书图文并茂,史料

丰富,是研习中国舞蹈专门史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第一章原始舞蹈产生与发展的轨迹一、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二、生殖崇拜与“求偶舞”三、反映征战生活的古武舞四、原始祭祀舞第二章夏商奴隶制时代舞蹈的发展一、舞蹈步入表演艺术领域二、祭祀舞的发展及甲骨文中的有关记录第三章两周时期舞蹈的发展和变革一、强化舞蹈的教化和政治作用二、“礼崩乐坏”与民间舞兴盛三、表演性舞蹈的发展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影响(一)表演性舞蹈艺术的发展(二)舞蹈活动与政治斗争四、乐舞理论(一)儒家的乐舞理论(二)墨家的乐舞理论第四章舞蹈艺术取得重大发展的汉代一、舞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一)“百戏”是流传最广的表演艺术形式(二)“女乐”的舞蹈活动(三)礼节性舞蹈与即兴起舞(四)雅乐舞蹈的继承与创新(五)民族关系的发展与乐舞文化交流二、舞蹈艺术水平的提高(一)技艺结合,注重舞情舞意的刻画(二)群舞的编排(三)舞具舞服的巧妙运用(四)著名舞人及其艺术成就(五)乐舞理论与审美特征第五章各族乐舞在纷呈交流中发展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一、《清商乐》的发展与演变二、“以舞相属”与即兴起舞三、各族乐舞文化大交流及其深刻影响四、舞蹈的技艺水平与审美特征第六章辉煌唐舞一、舞蹈活动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节日歌舞游乐(二)自舞成风(三)歌舞艺人在街头、广场、酒肆献舞(四)宗教祭祀舞蹈的艺术化与世俗化二、舞蹈艺术的高度发展(一)丰富多彩,繁花似锦(二)艺术成就与审美特征第七章舞蹈艺术发展的转折期——辽、宋、西夏、金代的舞蹈一、辽代舞蹈的兼容精神(一)辽承唐舞倡诸舞(二)辽代遗存的舞蹈形象二、宋代——古代舞蹈发展的转折点(一)繁盛的民间歌舞(二)继承变革中的宫廷宴乐和歌舞大曲(三)纯舞渐衰时的优秀舞者(四)唐、宋舞乐传高丽(五)珍贵的德寿宫舞谱三、金承辽舞融宋舞四、西夏舞迹第八章元、明、清舞蹈艺术的传承与变异一、宫廷宴乐(一)元代的宫廷宴乐及其他表演性舞蹈(二)明代宫廷乐舞和朱载培的舞论及拟古舞谱(三)清代的宫廷宴乐和舞蹈家裕容龄二、源远流长的各族民间舞蹈(一)汉族民间舞(二)少数民族民间舞三、戏曲舞蹈的发展结语后记出版说明
土兄分生于1 92 7年4月,重庆市云阳县人。中国艺术研

 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l 9 4 7年在上

 海中国乐舞学院师承著名舞蹈家戴爱莲习舞,后曾任中央民族歌舞

 团编导、演员。1 956年调入中国舞蹈艺术研究会,在欧阳予倩、

 阴法鲁、杨荫浏等著名专家指导下研究中国舞蹈史。主演著作有

 《中国古代舞蹈史话》(中、英、日、法、韩文本)、《中国舞蹈

 发展史》(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1 999年又获

 文化部第一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舞蹈

 史·隋唐五代部分(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成果三等奖),学术

 论文、评论近百篇,合著《佛教与中国舞蹈》参加编撰的《隋唐

 文化》获国家图书奖。主编的《中国舞蹈词典》获首届辞书评奖三

 等奖。任《中华文明史》舞蹈学科主编并撰稿,获五个一工程

 奖。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古代舞分支副主编。主

 编《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 《敦煌石窟全集·舞蹈卷》

 (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 《中华舞蹈图史》(台湾文津书局出

 版)等。1 99 2年被评为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2 0 0 0年赴美国迈阿密及威敦堡大学讲学,获美国中西部中

 国科技文化交流协会授予的杰出艺术家贡献奖。是《辞海》、

 《佛教文化百科》、 《艺海》等大型辞书的编委及撰稿人。被收入

 中国、英国、美国、印度等多部《国际名人录》。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