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想了解孩子,只靠着询问孩子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孩子长大了,未必愿意再把自己的心思对父母和盘托出了。因此父母要用心观察儿童的表情,要及时捕捉孩子的各种变化,从而才能洞察孩子的内心,把控孩子的心理。本书针对儿童的表情进行了深入阐述,内容涵盖孩子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和语言声调等。其中还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也分析了孩子很多特定的表情,相信会帮助父母通过表情了解孩子的内心,走入孩子的心理世界。
章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每个孩子都是“小戏精”
及时捕捉孩子的“小心情”
婴儿的面部表情不可忽视
不要强行禁止孩子哭泣
读懂婴儿不同的哭声
对孩子的精彩表演不动声色
第二章 积极表情解读:好父母造就孩子的正能量
内心愉悦,表情和善
父母好心态,孩子好心情
让孩子充满自信
不要总是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南风效应:用爱包裹孩子
第三章 消极表情解读:宝宝心里苦,你可知道吗
孩子为什么爱哭
孩子为什么愤怒
孩子为什么恐惧
孩子为什么害羞
教会孩子排解负面情绪
第四章 要想洞察孩子内心,关注孩子坐卧立行
行走敏感期,爱踩不平路
用挺直的身体表示反抗
用跺脚表示强烈不满
坐不住的孩子都是多动症吗
第五章 不可忽视的肢体动作,表露孩子的真心
孩子厌食,是因为叛逆
孩子为何乱丢东西
孩子特别依赖:缺乏安全感
孩子走来走去
孩子喜欢抢夺玩具
孩子总是与人冲突
第六章 是谁出卖了孩子的“谎言”:不可不知的说谎表情
看人识面,谎言不攻自破
父母言行一致,孩子诚实守信
面对谎言,是否要揭穿呢
帮助孩子克服说谎
如何看待孩子的说谎
第七章 孩子之意不在酒,在乎言语也
说狠话,诅咒敏感期到来
孩子为何喜欢顶嘴
孩子为何喜欢插话
孩子喜欢告状
孩子不愿分享
参考文献
蔡万刚,东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上海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江苏徐州人,澳门城市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新沪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创业管理、商业模式与资本运营、企业竞争力、总裁领导力、中层领导力、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班主任领导力。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如《成就每个学生精彩的未来》《“互联网+”环境下考虑知识价值链的企业服务创新研究》《大数据背景下的中小学校长领导力评价体系研究》等。先后出版《孙子兵法的心理智慧》《说得就是好听》《表达心理学》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