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独舌丛书之一,以国剧为枝干,电影做补充。选择的作品多集中在2014年以后,这是影视行业在资本化的助推下,野蛮生长的5、6年。如今,资本的飓风刮过,本书的核心是盘点过去几年的得失,给资本化时代的国剧留一份备忘录。 本书主要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历史题材、现实题材等几大类剧目进行评析,既有文艺批评的视角,也有产业分析、社会科学等视角。除了两大类剧目,也对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还收纳了有分量的影视工作者的访谈。同时期的境外剧也对国剧有着重要参照,而电影产业的新气象也与国剧市场形成一种互动,一并辑纳。
辑历史的回响
《大清盐商》:这盛世,终不如你所愿003
《虎啸龙吟》:司马懿如何从诸葛亮变成曹操?013
《长安十二时辰》:大唐长安与外来文明018
《琅琊榜2》:“架空”的南朝传奇026
《特赦1959》:一场以德服人的攻心之战031
《老酒馆》:一部抗日剧的道家审美与儒家精神036
《少帅》:主旋律的精英化表达042
《反美阴谋》:如果历史有“如果”047
《王冠2》:生而为王,我很抱歉056
《王国》:韩国历史剧为什么要拍成僵尸片?061
朝代剧的五次浪潮:南北朝、清明宋唐067
第二辑现实的镜像
《小别离》:和《欢乐颂》连连看077
《猎场》:钱钟书摸得,我摸不得?083
《我是余欢水》:生而为男,我亦为难088
《都挺好》:原生家庭中外影视考095
《浪淘沙》:中国有过“记者剧”102
《一起同过窗》:此间少年事,青春未央歌110
《心理罪》:初生代的悬疑网剧也很凶猛118
《白色月光》:为何没成为“白月光”?122
《信号》:这一次,我为韩剧献上膝盖128
《致命女人》:美国女子“屠”鉴?134
国剧“造城”记:越现实,越虚构139
都市剧中职业精英的“常春藤”崇拜150
都市新女性剧逆转古装“大女主”155
第三辑风云剧变
严肃文学影视改编的春天来了吗?167
特型演员和明星制之间的矛盾,怎么破?173
地缘政治与中国艺人市场流动178
电影咖为何接拍电视剧?184
片头美学:对“不错感”的竞争190
国剧剧名卖弄指南198
“玄幻”究竟是何种“幻”?204
《鬼吹灯》为什么会拍成“老少边穷”旅游观光片?215
只练不战,军旅题材难出大剧221
网剧为什么越来越像电视剧了?228
2020,让我们重新认识科幻234
第四辑剧匠访谈
刘和平:千破万破,唯真不破245
张黎:《武动乾坤》启示录252
兰晓龙:再谈《团长》与战争片263
张挺:想和“明粉”好好聊聊276
常江:一个女性历史剧传承者的自我修养288
刘礼贤&崔煜萌:用鬼谷子向雨果致敬300
毕鑫业:我并不清高,但我没有火309
五百&王伟:暗黑系如何破壁二次元?319
田里:跑赢所有人,跑丢了观众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