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了十二个专题。这十二讲突出叙述百年所走过的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重要节点的历程。八位作者的叙述各具特色,有的偏理论、有的重史料;共同特色为以学术研究为根基、翔实合理的史料选择、历史与理论相结合,以生动的历史细节、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阐述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所应涵盖的内容。
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谢春涛
一、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建立新中国
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犯过严重错误还能得到人民支持
四、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取得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第二讲朱毛红军与古田会议罗平汉
一、朱毛红军的由来与红四军出击赣南闽西
二、关于临时军委的不同意见与红四军七大
三、“中央九月来信”与古田会议的召开
第三讲遵义会议与长征胜利高中华
一、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
二、遵义会议的召开
三、维护遵义会议决议与长征胜利
第四讲国共两党与抗日战争卢毅
一、国民党在全国抗战中的表现
二、中国共产党对抗战的贡献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启示
第五讲延安整风与党的团结统一卢毅
一、延安整风的历史背景
二、延安整风的基本过程
三、延安整风的深远影响
第六讲夺取全国政权的历史经验刘宝东
一、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汇聚了最广大的民心和民力
二、强大的军事领导力实现了战场局势的惊天逆转
三、强大的自身建设力保障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第七讲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实践张旭东
一、“新中国”的源与流
二、新中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形成和确立
三、新中国形象的塑造和接受
第八讲抗美援朝的决策及其影响李庆刚
一、反复权衡做决策
二、战场上的较量
三、影响与启示
第九讲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罗平汉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三、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及其评价
第十讲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李庆刚
一、探索的良好开端
二、探索出现曲折
三、经济调整与“左”倾错误重现
四、总结与启示
第十一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伟大历史转折沈传亮
一、走向历史转折
二、决定命运的41天
三、实现历史转折的原因
第十二讲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沈传亮
一、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背景
二、全面把握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三、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原因与经验
后记
谢春涛,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著有《狂澜》《庐山风云:1959年庐山会议简史》等,主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书系。罗平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重量人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党史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农村人民公社史》《回看》等。李庆刚,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中国革命时期开明士绅群体研究》《“”时期“教育革命”研究》《1978年以来重大事件与决策》等著作。高中华,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著有《肃顺与咸丰政局》(齐鲁书社2005年)、《在繁华中沉没:清帝国》(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祈天忧民: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救助史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等。卢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多部专著,并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一系列学术论文。刘宝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学术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张旭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教授、授课名家。出版多部学术专著与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沈传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出版专著《公务员群体政治文化研究》《中国治理变革》《决策中国》等5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