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对中、日、韩三国女子教育事业发展过程的考察为中心,从比较研究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中、日、韩三国不同的发展女子教育事业的道路,分析了三国女子教育事业的共性及个性,总结了东亚国家发展女子教育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探讨了女子教育事业与东亚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系。
章 前近代东亚儒家女子教育概观 1
节 以儒家伦理为核心的中国女子教育 1
第二节 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日本女子教育 19
第三节 朝鲜王朝时代的女子教育观 40
第二章 东亚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发轫 47
节 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的开启 47
第二节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起步 59
第三节 近代朝鲜女子教育的开端 74
第三章 东亚近代女子教育体制的创建 94
节 日本近代女子教育体制的建立(1868—1936) 94
第二节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体制的建立(1902—1936) 128
第三节 韩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 152
第四章 战争时期的东亚女子教育(1937—1945) 171
节 战时体制下的日本女子教育 171
第二节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女子教育 186
第三节 日本殖民统治后期韩国女子教育的挫折 199
第五章 中、日、韩三国现代女子教育事业的发展 207
节 战后日本女子教育的演变与启示 207
第二节 现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发展 222
第三节 战后韩国的女子教育 248
终 章 差距与差异:关于东亚女子教育的思考 259
参考文献 273
王慧荣, 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副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华日本哲学会理事、山东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教育史、日本女性史等。出版专著《近代日本女子教育研究》《日本女性道德观衍变研究》《日本家训研究》(合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田香兰,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华日本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女性史委员会会长,全国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中、日、韩三国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及比较研究、韩国女性史研究。出版专著《日韩老年社会福利政策研究》《日韩老龄产业研究》《中、日、韩女子教育——女教育家与女子学校的考察》(合著),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五十篇。
臧佩红,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日本研究院副教授,中华日本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日本近现代教育史、中外教育比较。出版专著《日本近现代教育史》《日本近现代教育政策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主编简介
李卓,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日本研究院教授,中国日本史学会副会长,曾任日本靠前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社会史研究与教学,出版著作《家族制度与日本的近代化》《中日家族制度比较研究》《日本家训研究》《日本近现代社会史研究》《儒教国家日本的实像——社会史视野的文化考察》《日本近世史》《日本社会史论》等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儒教国家日本的实像——社会史视野的文化考察》入选2012年度国家社科很好成果文库,并获4届天津市社科很好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