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文艺理论问题研究
收藏
评价
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文艺理论问题研究
商品编号:4093262
ISBN:9787504772534
出版社:中国物资出版社
作者: 陈春莉著
出版日期:2021-04-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B83
页数:180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70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15.93 (2.7折)
原价:¥59.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为聚焦点,立足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和文化艺术语境,坚定地走在构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道路上。章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美的本质、文艺理论的基本问题、文艺的起源等问题。以花馍和民歌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现象为个案,运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原理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方法,具体地阐释了当代丰富多元的文艺现象,并较详细地探讨了文艺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以期运用中国元素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促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美学的发展。第二章分析了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民族寓言理论。詹姆逊认为第三世界文学作品中包含着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化中所缺失的“民族寓言”。中国有名作家鲁迅的作品就是詹姆逊所谓的“民族寓言”的很好例证。他表面上是在写阿O、狂人、祥林嫂等个体的故事,其实是在表达对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关注和忧虑。鲁迅的文化革命的寓言和希望的寓言都是救赎的审美乌托邦式书写,于是,借助于文本的隐喻和审美的张力,其作品具有了重要的意义,鲁迅也因此成为文化病症的疗救者。
章 以意识形态理论为基石的文艺美学
节 当代美学理论的建构
第二节 进化论与艺术的起源
第三节 民歌的现代转型
第四节 民歌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意义
第五节 花馍艺术研究的开拓与深化
第六节 花馍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第二章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民族寓言理论
节 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化乌托邦思想
第二节 民族寓言理论与第三世界文学
第三节 民族寓言:鲁迅文学作品意义的解读
第四节 文化革命的寓言与救赎的审美乌托邦
第五节 希望的寓言与乌托邦叙事
第六节 精神家园的缺失与寻找
附 教学的理论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陈春莉,生于1979年6月,山东聊城人,文学硕士,曾工作于咸阳师范学院,现为温州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的研究、翻译与教学工作,讲授文学理论、外国文学、中国古代文学、马克思主义文论等课程。主持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新农村文化建设视阈中的关中花馍艺术研究”;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的寓言理论研究与翻译”;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陕西省高校汉语靠前教育专业双语教学的应用与实践研究”等科研项目。在《民族艺术》《广西民族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电影新作》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几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或索引。参编教材1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和校级各2项。2019年入选成阳师范学院“青蓝人才”。2020年获成阳市第九届自然科学很好学术论文奖三等奖。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