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适合各类高等学校学生和其他有志于科学文化研究者阅读。有助于读者系统地掌握学术论文写作及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全面提高学术论文写作及科学研究的能力。本书共十章节,内容包括学术论文写作导引、毕业论文的写作、文学评论的写作、科技论文的写作、科研报告的写作、实验报告的写作、经济论文的写作、科学研究导引等。
章 学术论文写作导引
一、学术论文的性质及其应用
二、学术论文论题的选择
三、学术论文课题的研究
四、学术论文提纲的拟定
五、学术论文的基本构成
六、学术论文的引文和引证
七、学术论文的文本形式
八、学术论文的最后完成
第二章 毕业论文的写作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和意义
二、毕业论文的要求及标准
三、毕业论文的准备
四、毕业论文的写作
五、毕业论文的构成
六、毕业论文的装订
第三章 文学评论的写作
一、文学评论的性质及作用
二、文学评论的写作要求
三、文学评论的一般构成
第四章 科技论文的写作
一、科技论文的含义、特点及种类
二、科技论文的选题
三、科技论文的材料
四、科技论文的构成格式
五、科技论文的写作
第五章 科研报告的写作
一、报告文体的含义、特点及种类
二、科研报告的性质及应用
三、科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四、科研报告的起草和修改
五、科研报告的写作格式
六、撰写科研报告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 实验报告的写作
一、实验报告的含义、特点及种类
二、实验报告的写作格式
三、实验结果的表达技术
第七章 经济论文的写作
一、经济论文的性质及应用
二、经济论文的特点
三、经济论文的选题
四、经济论文的写作要求
第八章 科学研究导引(上)
一、科学的社会作用
二、研究的科学含义
三、写作与科学研究
四、全科学概念及其作用
五、全科学研究方法
六、横断科学研究方法
第九章 科学研究导引(中)
七、科研能力的培养
八、科学研究的组织规划
九、科学文献的使用
十、科学情报的积累
十一、思路和构思的发展
十二、科学探索和科学预测
第十章 科学研究导引(下)
十三、科学叙述和科学术语
十四、科学写作的排阻解难
十五、集体研究的完成
十六、科研成果的评估应用
十七、科学研究的逻辑学
十八、科学研究的心理学
十九、科学研究的道德观
二十、科学化劳动组织制度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罗爱华,女,1968年4月生,湖北南漳人。湖北大学文学学士,云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现供职于武汉商学院图书馆,馆员。兼任武汉商学院茶学工作室茶艺师、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及中国沔阳三蒸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历史文献与茶暨饮食文化。曾参与“武夷茶文化研究”、“沔阳三蒸研究”等6项省、市、校级纵、横向科研课题,发表《朱熹茶诗述评》等学术论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