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向一代符号学大师罗·巴特致敬,由本身文笔精彩的文坛名家、罗兰·巴特弟子书写与大师相处种种,很贴近巴特的手观察。作者文笔细腻优雅,近距离还原巴特日常面目,精微捕捉20世纪六七十年代思想黄金时期的文人肖像,为人才涌现、灵光四射的巴黎知识圈写下深刻、迷人的脚注。作者眼中的符号学大师,不再只是活在“零度书写”中的学者,而是一位沐浴在南方家乡阳光中的日常沉思者:他以带有“天鹅绒般”的嗓音迷倒众人,穿着湖水绿的柔棉衣装,笔下的蓝墨水在讲究的纸张上添加思绪的色彩;他也在冬日花园的幽黯影像中,涤化了对母亲的哀思悼殇,却在跨时空与历代史家心神交会时犯了偏头痛……
序言
章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嗓音
第二章语言艺术家
第三章研讨课或“在舞动中书写”
第四章不写论文的研究生
第五章我的日记选摘
第六章对象─时尚
第七章巴黎与西南方:两个端点
第八章巴特与米什莱:互为对照的研究模式,平行的渴慕
第九章单一生命体难以达致的科学
第十章绉纱的轻柔
第十一章标点符号
第十二章事故
尚塔尔·托玛,法国知名作家、史学家、“费米娜文学奖”评审会委员、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其关于萨德、卡萨诺瓦、玛丽·安托奈特及18世纪自由主义思想的学术研究很为知名,曾多次受邀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名校讲学。她曾在罗兰·巴特指导下撰写博士论文,深受恩师影响,其各类著作跨越史学、哲学和社会学的边界,文字风格含蓄典雅,细腻笔触衬托诗性韵味,处处显露睿智思辨。作品《再见,我的王后》(Les Adieux a lareine)以宫廷朗读官的人称视角出发,凝望法国末代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以娴熟运用史实掌故和深刻描写心理情感的书写艺术,荣获法国重要文学奖项“费米娜文学奖”,改编的同名电影作为2012年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于优选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