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电视节目创作中画面拍摄和影像取材为切入点,全面讲解电视画面的基本特点和传播语态,分析静态画面和动态画面的造型特点和拍摄规律,介绍各类光学镜头的造型优势和运用技巧及各种光线条件下电视摄像造型表现的动态特点和布光设计。本书自1997年初版以来重印三十多次,累计销售几十万册。本书全面讲解电视画面的基本特点、传播语态、造型特点、拍摄规律、光学镜头和光线条件的造型和设计等,案例翔实,讲解深入浅出,便于学生进行系统性学习。
章电视摄像与电视画面/1
节电视摄像机/2
第二节电视画面的特性/7
第三节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20
第四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23
第五节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要求/25
第二章电视画面的构成要素/35
节电视画面的空间构成/36
第二节电视画面的拍摄角度/53
第三节电视画面的动态构成/64
第三章电视画面的构图形式/71
节电视画面构图概说/72
第二节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76
第三节电视画面的结构成分/83
第四节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形式/93
第四章静态造型之固定画面/103
节固定画面的概念及特点/105
第二节固定画面的功用及局限/108
第三节固定画面的拍摄要求/119
第五章动态造型之运动摄像/125
节推镜头(推摄)/127
第二节拉镜头(拉摄)/137
第三节摇镜头(摇摄)/143
第四节移镜头(移动摄像)/151
第五节跟镜头(跟摄)/156
第六节升降镜头(升降拍摄)/160
第七节综合运动镜头(综合运动摄像)/163
第六章光学表现之光学镜头/169
节镜头的光学特性/170
第二节长焦距镜头(窄角镜头)/172
第三节短焦距镜头(广角镜头)/185
第四节变焦距镜头/193
第五节特殊效果镜简介/205
第七章光色表现之光线与色彩/209
节电视用光概述/210
第二节自然光的画面表现/223
第三节人工光的画面表现/239
第四节色彩的表现功能/250
第五节色彩的画面表现/255
第八章电视场面调度/261
节电视场面调度/264
第二节场面调度的轴线问题/271
第三节三角形机位布局原理/284
任金州,原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电视摄影专业,主要从事广播电视学的理论与实践、电视新闻节目创作的教学与研究,主要讲授《电视新闻节目研究》、《电视新闻报道取材》、《现代传媒创新与发展研究》等课程。编写了《电视摄影造型》、《电视摄像》、《电视新闻摄影》、《电视节目策划研究》等多部高校教材。组织编撰的《中国应用电视学》获得国家教委重量教学成果二等奖、广播电视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一等奖、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很好教学成果二等奖。
主持编写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体育赛事电视公用信号标准研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委托科研项目《中国电视剧年度发展报告2005—2006》。主持的《基于国家奥运战略背景下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实践》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