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五年前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新型教育智库,也是一个非营利的跨界讨论教育问题的平台。论坛成立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30多场论坛,组织课题研究、主办“教育跨界对话”、出版书籍,这些活动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我社一直承担着这个论坛的相关书籍的出版工作。这次的年会主题,我们聚焦“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科技、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等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也让世界教育面临变革时刻。
科技如何改变教育?怎样实现科技和教育的融合发展?科技如何改变教育生态,未来学校是否会发生革命性变革?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学生?等等,都是值得认真探讨的重要问题。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主题进行切实讨论,以期凝聚社会共识,助力教育改革。
论坛致辞
实现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互融共荣/张志勇
让科学技术更好地服务教育/潘峰
主旨发言
教育工作者要把眼光投向农村/顾明远
囧途:西方教育改革之反思/赵勇
人工智能:未来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蒋里
科技发展推动教育变革/朱永新
全民科学素养为何如此重要/徐辉
智能时代对教育治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周洪宇
数据驱动下的教育创新/车品觉
教育和科技:一个框架/程介明
分论坛一 机遇和挑战:科技和教育融合发展
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朱廷劭
基于智能化的未来教育之思考/赵国弟
教育科技推动个性化教育/蒋德明
数字化背景下建构新型教学范式的实践探索/董君武
学教和谐,因人施教/张同华
建构时代的未来人才培养/希
分论坛二 科技挑战:未来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未来教师应具备的两个关键能力/罗滨
呼唤现代教师观/吴子健
师者之仁,创见未来/孙先亮
分论坛三 未来学校:科技如何改变教育生态
智能时代学校教育变革的路径/张志勇
未来学校的追问与试答/曹培杰
教育装备: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要素/张又伟
科学一直在敲门,可有人还在装睡/钱志龙
分论坛四 科技赋能:如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学生
大数据时代学生隐私的保护——在科技进步和隐私保护之间建立一个平衡/严文蕃
儿童站在科技教育正中央——三个故事引发的思考/林长山
人工智能与课堂里的学习方式变革/蔡可
飞天计划圆梦未来——基于学生未来的科技教育实践与探索/南战军
金陵中学面向未来的课程实施/孙夕礼
附录
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实现中国教育大发展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总结报告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六届年会演讲嘉宾名单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名录
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发起人。他曾多次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基金项目,并多次获奖;在美国、英国、日本和国内发表教育论文400余篇。程介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首席教授,曾任香港大学副校长、香港师训会主席。2014年成为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