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传统类非遗保护机制与措施研究”主要是对于全国选择由代表性口头传统类非遗调查点开展调查,调查点为贵州麻山紫云苗族史诗《亚鲁王》、云南丽江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贵州剑河苗族民间叙事诗《仰阿莎》、云南石林彝族民间叙事诗《阿诗玛》、湖南龙山“土家族梯玛神歌”、湖南保靖“土家族民歌”、湖北黄陂“木兰传说”、浙江“徐福东渡传说”、重庆“广阳镇民间故事”、浙江绍兴“徐文长故事”、湖北“都镇湾故事”11个口头传统类非遗在保护机制和措施上的经验、问题和对策性调查,以及“‘互联网+’背景下口头传统类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的调查分析。根据翔实的田野资料和具体的分析,针对每个代表性项目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探讨口头传统类非遗项目保护传承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完善口头传统类非遗传承保护机制和措施。
代前言活化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遵循
一、从民间文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的问题
三、活化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实践路径
章贵州苗族史诗《亚鲁王》保护机制与措施
一、《亚鲁王》的生存场域
二、《亚鲁王》传承人生存与传承现状
三、政府及相关机构保护《亚鲁王》的措施
四、《亚鲁王》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第二章云南纳西族史诗《黑白战争》保护机制与措施
一、《黑白战争》诞生与传承的文化生态
二、《黑白战争》的传承情况
三、《黑白战争》的保护机制
四、《黑白战争》传承困境及问题
五、《黑白战争》项目保护可借鉴的经验
第三章云南彝族民间叙事诗《阿诗玛》保护机制与措施
一、《阿诗玛》的文化生境
二、《阿诗玛》的存续现状
三、《阿诗玛》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