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图书列表 癌症瘀毒论
收藏
评价
癌症瘀毒论
商品编号:3980623
ISBN:9787513218979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作者: 编者:郑伟达//郑东海|责编:李占永
出版日期:2021-01-01
开本:16
装帧:暂无
中图分类:R273.57
页数:332
册数:1
大约重量:470(g)
购买数量:
-
+
库存:1
配送:
预计72小时发货
甲虎价: 48.75 (6.5折)
原价:¥75.00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
图书评价
癌症瘀毒理论,是我国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郑伟达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和古今医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癌症中医病因病理新学说。癌症的主要病因是“瘀”加“毒”,因此形成了“瘀毒”的概念。瘀毒互结和情志失调是癌症的主因;瘀久化毒,脏腑受损是癌症主要病机。本书对恶性肿瘤——癌症瘀毒证的概念、 文献、病因、病机、病理、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等诸方面都做了系统论述,填补了我国中医基础 理论研究的一项空白。在癌症瘀毒的理论体系中还处处贯穿和体现出郑伟达教授独到新颖的学术见解,如药疗、心疗、体疗、 食疗的“四位一体疗法”,“以人为本,科学抗癌”,“治癌新十论”等等,都令人耳目一新,对于肿瘤临床医师和癌症患者的治疗都很有参考价值。
上篇 临床基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癌症瘀毒论的概念 第二节 癌症瘀毒的文献研究 一、历代中医对癌症的认识 (一)宋代以前中医对癌症的认识 (二)宋元时期中医对癌症的认识 (三)明清时期中医对癌症的认识 二、历代医家对瘀毒的认识 三、现代医家对瘀毒的认识 第二章 癌症瘀毒的中医病因病机病理 第一节 病因 一、主要病因 (一)瘀毒互结 (二)情志因素 二、其他病因 (一)化学性因素 (二)遗传因素 (三)体质因素 (四)饮食因素 (五)起居环境因素 (六)病毒感染因素 第二节 病机 一、瘀久化毒 二、正虚邪伏 三、脏腑失调 四、阴阳失调 五、血气不和 第三节 病理 一、瘀毒 二、气滞 三、血瘀 四、痰瘀 五、虚损 六、传舍 第三章 癌症瘀毒的诊断 第一节 望诊 一、一般观察 二、癌症特色望诊 三、舌诊 附:舌诊研究 四、耳诊 第二节 闻诊 一、听声音 二、嗅气味 第三节 问诊 一、问寒热 二、问汗出 三、问头身 四、问耳目 五、问饮食与口味 六、问二便 七、问经、带、胎、产 第四节 切诊 一、脉诊 二、触诊 第四章 癌症瘀毒的辨证 第一节 常用辨证方法 一、八纲辨证 二、病因辨证 三、气血津液辨证 (一)气病辨证 (二)血病辨证 (三)气血同病辨证 (四)津液辨证 四、脏腑辨证 (一)心病辨证 (二)肺病辨证 (三)脾病辨证 (四)肝病辨证 (五)肾病辨证 (六)腑病辨证 (七)脏腑兼病辨证 五、六经辨证 (一)太阳病证 (二)阳明病证 (三)少阳病证 (四)太阴病证 (五)少阴病证 (六)厥阴病证 第二节 伟达治癌十纲辨证法 一、辨阴阳 (一)阴证(阴盛阳虚) (二)真阴不足证 (三)阳证(阳盛阴虚) (四)真阳不足证 二、辨气血 (一)气滞血瘀证 (二)气血不足证 三、辨虚实 (一)虚证 (二)实证 四、辨寒热 (一)寒证 (二)热证 五、辨燥湿 (一)湿证 (二)燥证 第三节 肿瘤的辨证分型 一、瘀毒互结证 二、气滞血瘀证 三、痰湿凝聚证 四、热毒内炽证 五、气血不足证 六、脏腑亏虚证 七、阴阳失调证 八、气虚血瘀证 九、阴虚火旺证 十、阳虚水泛证 第五章 癌症瘀毒治疗的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阴阳五行学说 一、阴阳学说 二、五行学说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学说 第三节 扶正祛邪治疗癌症学说 一、治癌扶正法 二、治癌祛邪法 下篇 临床治疗 第六章 头颈部肿瘤 第一节 脑瘤 附:脊髓肿瘤 第二节 鼻咽癌 第三节 舌癌 第四节 喉癌 第五节 甲状腺癌 第七章 胸部癌症 第一节 肺癌 第二节 纵隔肿瘤 第三节 乳腺癌 第八章 消化系统癌症 第一节 食管癌 第二节 胃癌 附:贲门癌 第三节 大肠癌 第四节 原发性肝癌 附:中医对肝癌的辨证论治 第五节 胰腺癌 第九章 泌尿生殖系统癌症 第一节 肾癌、肾盂癌 第二节 膀胱癌 第三节 卵巢癌 第四节 宫颈癌 第五节 子宫内膜癌 第十章 造血、淋巴系统及骨肿瘤 第一节 恶性淋巴瘤 第二节 白血病 附:恶性组织细胞瘤 第三节 骨肿瘤 附一:多发性骨髓瘤 附二:软组织恶性肿瘤 附录 一、伟达治癌十论 二、慈丹系列药 三、伟达治癌十六特效方 四、伟达慈丹四位一体康复疗法
商品评价 (0)
为您推荐
方便
200万图书品种,一站式采购
高效
10分钟查单返单,48小时快速配货
放心
正版低价,假一赔三
在线客服
购物车
收藏夹
留言板
返回顶部